语文360

《孙叔敖纳言》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日: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选自《说苑敬慎》)
【注释】
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②国:指都城。
③吊:吊唁。
④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⑤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
⑥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试题】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 (2)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
2.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孙叔敖采纳了老父哪三条谏言。
3.请仿照示例,补充一则与纳言相关的事例。(除甲、乙两文之外)(
示例:唐太宗善纳魏征良言,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答案】

1.(1)离去(背叛);(2)厌烦(看不上)。

2.(1)位高意下;(2)官大心小;(3)禄厚不取。

3.(1)鲁庄公听取意见曹刿的提议,获得了长勺之战的获胜。(2)楚王征求墨子的献策,终止进攻宋国。(符合规定就可以)

二:

30.表述以下句中天赋加点的词。

①冠白冠②人尽来贺

③敬授命④心益小

31.用当代翻译下边2个语句。

①身已贵而傲人者民去之

译文翻译

②君保持此三者,得以治楚矣

译文翻译

32.原文中这位老父对孙叔敖明确提出治楚三策的內容是啥?(用原文中句子回应)

33.楚国令尹孙叔敖身居高位,可应对一一般老父确是先正衣冠后再拜,不难看出他是如何一个人?请使用自身得话简略归纳。

答案

30.①戴着;②都;③赐教,教悔;④贬低自身。

31.①因真实身份影响力赫赫有名而在人前十分高傲的人,百姓会离他而去。②你当心维持这三点,充足用于整治楚国了。

32.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害怕取。

33.孙叔敖是个擅于遵从他人建议,能够虚心听取的好高官。答重视老人不给分。

【孙叔敖介绍】

孙叔敖(约前630-前593),蒍氏,名敖,字孙叔,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期思(今河南固始)人,楚国名臣。在海子湖边被楚庄王举用,公元601年,担任楚国令尹(楚相),辅佐楚庄王施教育民,宽刑缓政,发展趋势经济发展,政绩豁然。主持人修建了芍陂(今安丰塘),改进了农业标准,提高了综合国力。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

【译文翻译】

孙叔敖作楚国的令尹,一国的官员和百姓都来庆贺。有一个老人,衣着麻纱制的丧衣,戴着乳白色的丧帽,最终来吊丧。孙叔敖梳理好衣帽出去会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掌握也没有才可以,要我出任令尹那样的官员,大家都来庆贺,只有来吊丧,莫不是有哪些话要赐教吧?老人说:是有老话。当上大官,对人自豪,百姓还要离去他;岗位高,又大权独揽,君主就会厌烦他;月俸优渥,却不符合,祸端就将会加进他的身上。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挚地接纳您的赐教,还想用心听您其他的建议。老人说:影响力越高,心态越谦逊;官衔越大,为人处事越谨小慎微;月俸已很丰富,就不可索要格外财产。您严苛地遵循这三条,就可以把楚国整治好。

【简评】

本文选自《说苑敬慎》。孙叔敖担任楚国令尹,官员、百姓都来庆贺,却有一位老人来吊丧,而孙叔敖不仅不闹脾气,反倒更为文质彬彬。这儿写了2个独特的角色:一个是一般百姓,对新一任令尹胆敢撞击冒颜,且蛮横无理;一个是官府官员,应对小民百姓的不尊,却能以礼待之,谦虚纳言授教。这2个独特品牌形象,产生迥然不同,交相辉映。当然,趣之旨,取决于突显孙叔敖做官谦逊敬业,可以征求他人就算是小民百姓的建议。正由于如

此,孙叔敖为楚相,很有政绩。孙叔敖的为官之道,在今日也还可效仿。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