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陶侃留客》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陶侃留客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①,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②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③,卖得数斛米,斫④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⑤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节选自《世说新语贤媛》)

【注释】

①酷贫:十分的贫苦。②范逵(ku):姓名。③髲(b):假发套④斫(zhu):用刀斧砍。⑤剉(cu):同挫,割。

2.名:威望3.语:告知4.但:只5.悉:都6.去:离去7.已:终止8.许:上下9.还:回到了,回家了10髲:假发套11:斫:用刀斧砍12:荐:手工刺绣的座垫13:锉:同挫,割14:素:一向

【文学常识】

老话陶侃:在《世说新语》中人们读完多条记述陶侃的材料,如陶母教育孩子、陶侃惜谷、陶侃惜阴、陶侃留客等,从这当中可见到他爱惜时光、勤学好问、节俭、做官廉洁自律、决胜千里、机敏过人,他精勤吏职,不喜喝酒、赌钱,处世赞叹。

陶侃(259-334),字士行(或作士衡),江西鄱阳人,东晋大司马。陶侃是一代大将,在东晋的创建全过程中,在平稳东晋年间动荡的政局上,他颇有成就。他出生穷困,在汉朝瞬息万变中,竟打破门阀政冶为寒门入仕设定的重重障碍,成为东晋趋之若鹜的荆州刺史,而颇有治绩。他是极具神秘色彩的角色。《晋书》、《世说新语》等史籍中,记述着许多 相关他的遗闻逸事。

【译文翻译】

陶侃青春年少就会有壮志,家世十分贫苦,和妈妈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威望,被引荐为孝廉,有一次到陶侃家夜宿。那时候,冰雪遍地早已好几日,陶侃家已一无所有,可范逵所需的坐骑侍从许多。陶侃的妈妈湛氏对陶侃说:你只要出来把顾客留有,自己来想方法。湛氏秀发很长,一直移到土里。她把自身的秀发剪下来制成两根假发套,卖了剪下来的秀发换成几斛米。又把每根柱头都砍下一半来做柴窑,把草垫子都切碎了做草料喂马。直到太阳落山,总算摆着了精致的饮食搭配,就连范逵的佣人们哪些也不缺乏。范逵既称赞陶侃的智谋和演讲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倍感愧疚。第二天早上范逵离去时,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即将送出去千里上下的路途了。范逵说:你已送那么远了,你该回去了。陶侃還是不忍心回身。范逵说:你能回去了。我来到京都洛阳,一定要给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范逵来到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眼前夸赞陶侃,陶侃进而得到了非常好的知名度。

【阅读训练】

1.表述:

(1)名(2)语(3)但(4)悉

(5)去(6)已(7)许(8)还

2.汉语翻译:

(1)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很多。

(2)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3.文中告知人们的大道理是啥。

6.表述句中天赋加点的词。(4分)

①同郡范逵素著名素:②悉割半为薪薪:

③明旦去旦:④侃犹不返返:

7.汉语翻译以下语句。(6分)

①汝但外出留客,吾自为计。

②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③路已远,君宜还。

8.陶母是一个如何的人?试论述原因。(4分)

【答案】

1.(1)威望(2)告知(3)只(4)都

(5)离去(6)终止(7)上下(8)回到

3.待人接物要诚心诚意才会获得他人的五星好评。

6.【回答】①素:素来,一向。②薪:柴,柴禾。③旦:天明,早上。④返:回去。

【得分】每道题1分,共4分。

7.【回答】①你只要到外边留有顾客,自己来想方法。②范逵既称赞陶侃的智谋和演讲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倍感愧疚。③路早已太远了,你应当回去了。

【得分】每段2分,共6分。含意对就可以。

8.【回答】陶母是一个高度重视友谊,高度重视名利,有想法、敢当担的人;都是一个疼惜小孩、了解小孩、适用小孩的人。原因:当小孩想招待盆友,却因家中贫苦遭受为难时,陶母不遗余力家中全部考虑小孩的心愿。

【启发】

待人接物要诚心诚意才会获得他人的五星好评。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