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定林所居》和《二月四日作》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定林所居
作者: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原文】二月四日作
作者: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1.《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                                           的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                              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3分)
2.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作具体分析。(2分)



 

参考答案
1.蜿蜒曲折(弯曲) 高 轻柔之风(飞蝶鸣鸠)。〈3分,每空1分)
2.《定林所居》中闲字写出了诗人纵享山水的闲适自得之情,而陆游《二月四日作》中闲字很好地写出了诗人因落职闲居而失意苦闷的愁绪。〔2分,各1分)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艇倚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注释
①定林:即定林寺。公元423年(南朝宋景平二年),僧人慧觉于今南京钟山创建定林寺。
②绕:环绕,围绕。
 

【作品鉴赏】
《定林所居》描写了诗人居所的清幽环境以及诗人的闲适生活,抒发了诗人对宁静闲适生活的怡然自得
定林寺在钟山下紫霞湖旁,王安石晚年曾卜居于寺旁。这首诗,消尽烟火气,就像小溪一样澄澈,像白云一样悠闲,像山鸟一样适意,像山花一样自在。这些在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正是“临溪放艇倚山坐”的主人公的心境的写照,表现了他的恬淡之趣和宁静之美。“闲”是王安石退居钟山后的诗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字,又如《游钟山》四首之一:“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闲。”《游草堂寺》:“鸟石岗边缭绕山,柴荆细径水云间。拈花嚼蕊长来往,只有春风似我闲。”这让读者感到,诗人在其中的体验似乎比那“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桃花源还在世外,因为,诗人在这个境界中不仅没有争竞,而且简直连“心”的概念都没有了。王安石在《登宝公塔》(在钟山)一诗中曾写他在宝志塔院作客时的情形道:“当此不知谁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要表达的是主客两忘,物我两忘的意思。“闲”字表面上虽显著相,但在诗人特定的心境中,也就是“忘”。

作者简介

王安石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
陆游
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