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新秋即事》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新秋即事
作者:王禹傅

露莎烟竹冷凄凄,秋吹无端入客衣。
鉴里鬓毛衰飒尽,日边京国信音稀。
风蝉历历和枝响,雨燕差差掠地飞。
系滞不如商岭叶,解随流水向东归。

 


 

1.首联上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5分)
答案:奠定情感基调。(1分)首联上句描写了露莎、烟竹、秋风等凄冷景象,呼应了题目中的新秋,点明了时令,(2分)烘托了凄冷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悲伤的情感基调。(2分)

 

 

 

2.古人认为诗歌最后两联触景伤情。这两联是如何让人感受到诗人触景伤情的?请简要赏析。(6分)
答案:颈联描写蝉风中嘶鸣、燕雨中低飞,营造了一片萧瑟、冷清之景,让人感觉到诗人不受重用的苦闷之情(3分);尾联写商岭叶随水东归的景象,反衬自己思归而不得,让人体会到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内心悲苦。(3分)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露莎烟竹冷凄凄,秋吹无端入客衣。鉴里鬓毛衰飒尽,日边京国信音稀。
风蝉历历和枝响,雨燕差差掠地飞。系滞不如商岭叶,解随流水向东归。
注释
①解:懂得、明白。

【作品鉴赏】
《新秋即事》通过描写秋天凄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羁旅之愁及内心悲苦之情

首联上句的景物描写作用是奠定情感基调。首联上句描写了露莎、烟竹、秋风等凄冷景象,呼应了题目中的“新秋”,点明了时令,烘托了凄冷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悲伤的情感基调。颈联描写蝉风中嘶鸣、燕雨中低飞,营造了一片萧瑟、冷清之景,让人感觉到诗人不受重用的苦闷之情;尾联写商岭叶随水东归的景象,反衬自己思归而不得,让人体会到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内心悲苦。

作者简介

王禹偁
王禹偁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