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宝应舟中月夜》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宝应舟中月夜
作者:厉鹗

芦根渺渺望无涯,雁落圆沙几点排?
明月堕烟霜着水,行人今夜宿清淮。

1.诗的前两句勾勒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4分)
2.诗的后两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
1.(4分)描绘了一幅空旷寂寥的秋江图。(2分)水面上的芦根一望无际,沙洲上的落雁星点排列。(2分)
2.(4分)凄清难耐之情,(2分)漂泊思乡之苦。(2分)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芦根渺渺望无涯,雁落圆沙几点排?
明月堕烟霜落水,行人今夜宿清淮。

 


【作品鉴赏】
《宝应舟中月夜》勾勒出了一幅空旷寂寥的画面,描绘了诗人的思乡情

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空旷寂寥的秋江图。水面上的芦根一望无际,沙洲上的落雁星点排列。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凄清难耐之情和漂泊思乡之苦。

作者简介

厉鹗
厉鹗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乾隆初举鸿博。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