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感怀(其十)》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感怀(其十)
作者:方岳

曩昔行藏已熟筹,最为一策是无求。
看人面孔有何好,如此头颅只麽休。
草草园庐山北住,匆匆岁月水东流。
莫因一片梧桐叶,瘦损能诗沈隐侯。


 

 

1、本诗题为感怀,请指出感怀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从抒情方式的角度简要分析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怀的?(4分)
2、请结合诗句赏析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4分)

参考答案
1.(8分)①对过去仕途生活和如今田园生活的感怀。(2分)②直接抒情,如最为一策是无求看人面孔有何好(1分);借景抒情(间接抒情),如草草园庐山北住,匆匆岁月水东流。(1分)
2、这首诗刻画了一个率性任情、超然物外、志在田园的诗人形象。(2分)首联最为一策是无求,写出了诗人对前生仕途的总结,与人无求,与世无争,将自我超脱于尘世之外。颈联和尾联写出了诗人随意地在山北建一间草屋住下,不会因为一片梧桐叶落而感伤,身体如沈隐侯般消瘦依然能诗善文,享受田园生活。(2分)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曩昔行藏已熟筹,最为一策是无求。看人面孔有何好,如此头颅只麽休。
草草园庐山北住,匆匆岁月水东流。莫因一片梧桐叶,瘦损能诗沈隐侯。
注释
①此诗是作者仕途失意,退居乡里时所作。
②行藏:《论语·述而》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之句,意为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后遂用“行藏”指行迹、出处。
③只麽:这么,如此。
④沈隐侯:指沈约。沈约(441年-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 卒谥隐,世称沈隐侯。
 

【作品鉴赏】
《感怀(其十)》描写一个率性任情的诗人,对过去仕途生活和如今田园生活的感怀,表达诗人享受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①对过去仕途生活和如今田园生活的感怀。②直接抒情,如“最为一策是无求”“看人面孔有何好”;借景抒情(间接抒情),如“草草园庐山北住,匆匆岁月水东流”。这首诗刻画了一个率性任情、超然物外、志在田园的诗人形象。首联“最为一策是无求”,写出了诗人对前生仕途的总结,与人无求,与世无争,将自我超脱于尘世之外。颈联和尾联写出了诗人随意地在山北建一间草屋住下,不会因为一片梧桐叶落而感伤,身体如沈隐侯般消瘦依然能诗善文,享受田园生活。

作者简介

方岳
方岳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