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场骋偻啰。手持绿沉枪似铁,明月,龙泉三尺斩新磨。堪羡昔时军伍,谩夸儒士徳能多。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
其二
征战偻啰未足多,儒士偻啰转更加。三策张良非恶弱,谋略,汉兴楚灭本由他。项羽翘据无路,酒后难消一曲歌。霸王虞姬皆自刎,当本,便知儒士定风波。
1.第二首曲子词中的一曲歌指《垓下歌》。它出自于 一书中。(1分)
2.从文义上看,这两首曲子词应是 和 的对唱。从对唱的语言特色中可以看出人物具有 的性格特征。(3分)
3.关于这两首词的写作年代,任二北在《敦煌曲初探》中推断为唐玄宗开元、天宝之间(713755),作者当是下层社会的一位士子,请你依据两首曲子词的内容,推断作者的创作动机或当时的社会风气。(4分)
参考答案:
1.(1分):《史记》
2.(3分):武士,(1分)文人。(1分)争强好斗,机智可爱(1分。答出一点即可)
3.(4分):第一首曲子词贬抑儒生,认为眼下边塞燃起战火,儒生没有勇气去平息战乱,而第二首则针锋相对,以张良用谋略逼迫项羽乌江自刎的史实,直接回答武士的诘问:从古至今,文士最擅长定风波。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重武轻文,文人受到不应有的轻视,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刺激和伤害,因此借歌咏此曲来为书生们扬眉吐气鸣不平。(推断出创作动机或当时的社会风气都可得2分,推断过程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