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田园杂兴》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田园杂兴
作者:沈谨学

树林延暝色,日落原野晚。
飞鸟各就栖,我亦荷锄返。
酌酒茅檐下,披襟以自远。
不惜四体勤,所幸饥寒免。
 

(1)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4分)
(2)赏析树林延暝色中延字的使用之妙。(4分)

 

【参考答案】
(1)
①诗歌前两联,通过对乡村田园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②第三联通过描写农家生活,表现了自己闲适、淡泊的情怀。
③尾联的感叹,表达了一种心安理得、安居乐命的思想。
(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如果答自嘲可酌情给分。)
(2)延,延展,傍晚日落时分,本来蓊郁的树林在阳光逐渐退去之时,也更加暗淡了,随着树林的延展似乎把夜色也延展开去。一个延字把静景写得有了动感。
(解释字义1分,结合句意描绘画面2分,表达效果1分。)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树林延暝色,日落原野晚。
飞鸟各就栖,我亦荷锄返。
酌酒茅檐下,披襟以自远。
不惜四体勤,所幸饥寒免。

【作品鉴赏】
《田园杂兴》通过山林日落西山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田园杂兴》“树林延暝色”中“延”字的使用更加暗淡了,随着树林的延展似乎把夜色也延展开去。一个“延”字把静景写得有了动感。

作者简介

沈谨学
沈谨学沈谨学,字诗华,又字秋卿,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娴吟咏,以家境落拓,为人佣耕而歌献自如。善画兰。著沈四山人诗录。《清画家诗史》...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