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春日客感》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春日客感
作者:黄景仁

只有乡心落雁前,更无佳兴慰华年。
人间别是消魂事,客里春非望远天。
久病花辰常听雨,独行草路自生烟。
耳边隐隐清江涨,多少归人下水船。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的前两联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表现了诗人怀乡思归之情。首联以乡心落雁前表示思归之迫切,以只有更无强调这种感情的强烈;颔联以离别之销魂及春日他乡不敢登高望远,表现了诗人怀乡的愁苦心情。
(2)①借景抒景,融情于景。颈联景中寓情,虽是繁花似锦、芳草萋萋的春日,但诗人听到的却是雨声淅沥,看到的是烟雨迷蒙,烟雨之景中,融入了浓浓的悲情。②反衬。以江水上涨,别的游子乘船回家,反衬诗人有家难归的惆怅,突出了思乡之情。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只有乡心落雁前,更无佳兴慰华年。
人间别是消魂事,客里春非望远天。
久病花辰常听雨,独行草路自生烟。
耳边隐隐清江涨,多少归人下水船。
 

【作品鉴赏】
《春日客感》借景寓情,表达诗人有家难归的惆怅,突出了思乡之情

表现了怀乡思归之情。首联以“乡心落雁前”表现思归之迫切,以“只有”“更无”强调了这种感情的强烈;颔联以离别之销魂及春日他乡不敢登高望远,表现诗人怀乡的愁苦心情。融情于景。颈联景中寓情,虽是繁花似锦、芳草凄青的春日,但诗人听到的却是雨声淅沥,看到的是烟雾迷蒙,“烟”“雨”之景中,融入了浓浓的悲情。反衬手法。尾联以江水上涨,别的游子乘船回家,反衬了诗人有家难归的惆怅,突出了思乡之情。

作者简介

黄景仁
黄景仁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大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文学家。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