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阁夜》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阁夜
作者:梁佩兰

百寻古阁郡城东,帘卷前山一角风。哀壑有光星在底,明河无影月凌空。

群生静息鸿蒙里,秋气森归耳目中。不是夜深能独醒,海门谁见日初红?
 

(1)哀壑有光星在底一句所写画面有何特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答清幽(1分)。在夜色笼罩下,山谷本来幽黑难辨略显凄清,但慢慢地,点点星光衬出了它依稀的身影。山下小河也因星星倒映而粼光闪烁,于是画面显出了与凄清不同的清幽。〔2分)
(2)答:尾联写出即使身在黑暗,也要抱有希望,不断追求,否则怎么能着到到海上喷薄日出的壮丽美景呢?(1分)作者用反问手法强调了看到日出后的喜悦和兴奋(1分),表现了乐观积极的思想情感(2分)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作品描写艺术和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D)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百寻古阁郡城东,帘卷前山一角风。哀壑有光星在底,明河无影月凌空。
群生静息鸿蒙里,秋气森归耳目中。不是夜深能独醒,海门谁见日初红?
注释
①鸿蒙,此处指朦胧的夜色。

【作品鉴赏】
《阁夜》描绘了一幅夜色笼罩下的山谷景色,表达了作者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夜色笼罩下,山谷本来幽黑难辨略显凄清,但慢慢地,点点星光衬出了它依稀的身影。山下小河也因星星倒映而粼光闪烁,于是画面显出了与凄清不同的清幽。尾联写出即使身在黑暗,也要抱有希望,不断追求,否则怎么能着到到海上喷薄日出的壮丽美景呢?作者用反问手法强调了看到日出后的喜悦和兴奋,表现了乐观积极的思想情感。

作者简介

梁佩兰
梁佩兰梁佩兰(1629~1705)清初诗人。字芝五,号药亭、柴翁、二楞居士,晚号郁洲,广东南海人。年近六十方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未一年,遽乞假归,结社南湖,诗酒自酬。其诗歌意境开阔,功力雄健俊逸,为各大诗派一致推崇,被时人尊为“岭南三大家”与...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