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嫣然,寂寞倾城在空谷。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1.这两首咏梅诗写梅花的角度不同,各突出了梅花的什么特征?请作简要分析。(5分)
2.这两诗描写梅花,运用了什么相同的艺术手法?请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答案:范诗突出了梅花报春的特征,虽然桃李嫣然时,梅花已寂寞了,但是一枝盛开的梅花,报告了春天来临的消息,唤来了春风,这就心满意足了。陆诗突出了梅花高洁坚定的气节,它过时自然会飘零,却不会乞求东君,来得光明,去得磊落。
2答案:两首诗描写梅花,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范诗用雾雨衬托梅花开得火红耀眼,照亮了雾雨中的松竹。这又是用松竹来衬托,突出万绿丛中的一点红,有力地表达了一枝足的主旨,寓赞美之情于景物描写之中。陆诗用雪虐风号衬托梅花开时不畏严寒的凛然气概,为下面写耻向东君更乞怜做了铺垫,充分地表达了梅花高洁的品格。
解析:第(1)题,两首诗各抓住梅花的一个特征进行描写。范诗是赞美梅花报春的特点,陆诗是赞颂梅花崇高的气节。第(2)题,要注意审题,题目不是问两首诗运用了什么相同的艺术手法,而是问描写梅花运用的手法,因此如果答成都运用了象征手法或托物言志的手法,就是答非所问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雾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嫣然,寂寞倾城在空谷。
【作品鉴赏】
《岭上红梅》描绘了梅花报春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赞美之情
《岭上红梅》突出了梅花报春的特征,虽然桃李嫣然时,梅花已寂寞了,但是一枝盛开的梅花,报告了春天来临的消息,唤来了春风,这就心满意足了。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雾雨”衬托梅花开得火红耀眼,照亮了雾雨中的松竹。这又是用“松竹”来衬托,突出万绿丛中的一点 红,有力地表达了“一枝足”的主旨,寓赞美之情于景物描写之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作品鉴赏】
《梅花绝句之三》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笑傲寒风的梅花的爱慕之情
本来就生在幽深的山谷,花枝向北,更不易见到阳光,所以年年开花都很晚。您知道它品格高超,迥异流俗的风致吗?(若要知道这一切),就在数九寒天,冰天雪地的时候来欣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