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物令侬羡?羡郎船尾燕。
衔泥趁樯竿,宿食长相见。
1、古人在评论此诗时曾说本诗运用了比兴托物抒怀的手法,来表现诗中女主人的思想感情。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为什么?试结合三、四句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
1、同意。本诗用比兴托物抒怀的手法,诗人不说女主人想以身相随远行的丈夫,而说羡慕随船远行的燕子,婉转达意,以曲取胜,羡慕燕子,意在希望能像燕子那样天天见到自己丈夫的食宿情况,出语温柔体贴,细腻地表达了少妇对丈夫的深情厚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何物令侬羡?羡郎船尾燕。
衔泥趁樯竿,宿食长相见。
【作品鉴赏】
《淮阴行五首(其四)》以一个女子口吻,写出了淮水岸边妇女对远行丈夫的眷恋,表达了少妇对丈夫的深情厚爱
刘禹锡写诗很重视"取境"。刘诗所"取"之"境",情致和语言都是优美的,趣浓情深而又鲜明如画。如《淮阴行五首》之四云:何物令侬羡?羡郎船尾燕。衔泥趁樯竿,宿食长相见。
此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出了淮水岸边的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眷恋。丈夫远行,妻子相送,题材是常见的,而取境却新颖婉丽:早春时节,清淮浪软,紫燕双飞,来去自由,为目中所见;与郎远别,不能相随,心中顿生人不如燕之感。诗中略去了一切送别场面的描写,一落笔就抓住了女主人的心理活动,羡慕丈夫船尾的燕子。她想,燕子能随船飞行,在樯竿上停留,自己丈夫无论是睡眠还是进餐,它都能见到;而人不如燕,自己却不能相随同去。这就把女主人公的一片深情和盘托出。宋黄庭坚称赞:"《淮阴行》情调殊丽,语气尤稳切。"①这一评价是中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