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遣怀》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遣怀
作者:杜甫
愁眼看霜露,寒城菊自花。天风随断柳,客泪堕清笳。
水净楼阴直,山昏塞日斜。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1.古人评论说:愁眼二字,便见所怀。愁眼所见的是什么?这两个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4分)
2.清人仇兆鳌说此诗处处是咏景,句句是言情。请以二三联为例,从景与情的关系上进行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愁眼所见的是霜露、菊花、断柳、净水、楼阴、山日、归鸟、啼鸦等自然景物和客泪的情景。(2分)①用愁眼做线索,即景物从愁眼看出,从而把它们串联在一起。②领起全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2分)
2. 第二联写柳因天风而断,客因听到清笳声而堕泪;第三联写楼因水净而阴直,因塞日斜而显得山昏。(2分)这两联情景交融,以凄凉、清净之景,表达了哀伤、惆怅之情。(写以哀景写哀情亦可)(2分)

翻译赏析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