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巢山(其二)》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巢山(其二)
作者:陆游

短发巢山客,人知姓字谁?
穿林双不借,取水一军持。
渴鹿群窥涧,惊猿独袅枝。
何曾蓄笔砚,景物自成诗。

 

1.这首诗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了巢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2.这首诗的颈联非常精妙,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诗主要从巢山幽静迷人的自然风光和山民朴素的生活方式对巢山进行了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喜爱与赞美之情。(4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和抒情方式的能力。
2.(1)炼字生动,诗眼锤炼得非常精彩。如窥字,原意是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这里写出了渴饮的鹿群看到山涧之后追不及待的喜悦;袅字,原是形容随风摆动的样子,这里写出了受惊的猿猴独自攀枝而去纵横自如的灵巧。
      (2)对比鲜明,营造出相辅相成的比照、呼应效果。如群鹿和孤猿形成了数量上的对比,窥涧和袅枝形成了空间上的对比,喜悦和惊惧形成了情感上的对比。
      (3)对仗精巧,显得整齐匀称,给人以美感。如上下句字数相同,句型相同,均属主谓结构;渴与惊、鹿与猿等词性一致,平仄相反。
      (从其中一个角度回答即可。如另有角度,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解题思路】(1)炼字或诗眼,最好写出词语的原意,然后再去推敲它在具体语境下的独特含意。(2)这里的对比虽是一处,却包含众多角度,需要细加分析。(3)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短发巢山客,人知姓字谁?
穿林双不借,取水一军持。
渴鹿群窥涧,惊猿独袅枝。
何曾蓄笔砚,景物自成诗。
注释
①不借:草鞋的异名。
②军持:装水的瓶子。
 

 

【作品鉴赏】
《巢山(其二)》通过描写巢山幽静迷人的自然风光和山民朴素的生活方式,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这首诗主要从巢山幽静迷人的自然风光和山民朴素的生活方式对巢山进行了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炼字生动,诗眼锤炼得非常精彩。如“窥”字,原意是“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这里写出了渴饮的鹿群看到山涧之后追不及待的喜悦;“袅”字,原是形容随风摆动的样子,这里写出了受惊的猿猴独自攀枝而去纵横自如的灵巧。对比鲜明,营造出相辅相成的比照、呼应效果。如群鹿和孤猿形成了数量上的对比,窥涧和袅枝形成了空间上的对比,喜悦和惊惧形成了情感上的对比。对仗精巧,显得整齐匀称,给人以美感。如上下句字数相同,句型相同,均属主谓结构;“渴”与“惊”、“鹿”与“猿”等词性一致,平仄相反。

作者简介

陆游
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