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水仙子·青山隐隐水茫茫》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泪涟涟断送了秋光。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1. 诗中的孤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曲概要分析。(3分)
2. 赏析结尾句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1. 诗中的孤客是一个思乡游子的形象。(1分)他身在异乡,思亲念家;登高望乡,倍感孤独;流泪思乡,泪水涟涟;做梦归乡,百无聊赖。(每点1分,答对2点即可得2分)
2. ①结句借物抒情,紧承上句,写目中秋光虽断而菊香萦绕,点明时间,体现乡思之浓。②黄花这一重阳节特定风物,即呼应诗歌开头的登高,又统收全曲,使全曲结构浑然一体。③虚实结合,情味悠长。实写菊花菊香,有色有味;虚写梦境和心中思家念亲之情。(或者以梦境的美好,反衬真实处境的凄凉,以虚衬实,以乐写悲,感情更加深厚强烈。)(每点2分,答对2点即可得满分)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泪涟涟断送了秋光。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作品鉴赏】
《水仙子·青山隐隐水茫茫》以梦境的美好,反衬真实处境的凄凉,以虚衬实,以乐写悲

诗中的孤客是一个思乡游子的形象。他身在异乡,思亲念家;登高望乡,倍感孤独;流泪思乡,泪水涟涟;做梦归乡,百无聊赖。结句借物抒情,紧承上句,写目中秋光虽断而菊香萦绕,点明时间,体现乡思之浓。“黄花”这一重阳节特定风物,即呼应诗歌开头的“登高”,又统收全曲,使全曲结构浑然一体。虚实结合,情味悠长。实写菊花菊香,有色有味;虚写梦境和心中思家念亲之情,以梦境的美好,反衬真实处境的凄凉,以虚衬实,以乐写悲,感情更加深厚强烈。

作者简介

佚名
佚名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李桑、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另外,陈小明、陈大文,常见于香港影视。佚名...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