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
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
1.信是自己写的,又懒得发出,这不前后矛盾吗?请分析诗歌首句懒字的妙处?(4分)
2.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4分)诗人与丈夫分别既久,年复一年,了无归期,其间鸿雁频传,却久候佳讯不至(1分);一个懒字,既刻画了寄信人慵懒不爽的精神状态,又反映了长期思夫望夫的痛楚(2分),并奠定了全诗缠绵悱恻的基调,可谓一石三鸟,足见诗人择词炼字的功夫(1分)
2.(4分)表现了诗人久盼夫归而不得的痛苦、矛盾的心境(1分)。第三句承上而转以轻松的口吻,似乎在说:对方不能回来既成事实,自是无法可想,就地索性听任自然吧(1分)。然而表面的豁达毕竟掩盖不了内心的真情,末句将这种深情推向了极致(1分):自己和丈夫日边暌隔,心曲难诉,特请杜鹃致意,而那阵阵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的啼鸣,正暗示着女诗人对远方亲人的呼唤。(1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
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
注释
①日边:天边极远之地。此指作者丈夫杨升庵远谪的滇南之处。
②自是:应该是。
【作品鉴赏】
《又寄升庵》抒写作者久盼夫归而不得的痛苦矛盾心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末两句表现了诗人久盼夫归而不得的痛苦、矛盾的心境。第三句承上而转以轻松的口吻,似乎在说:对方不能回来既成事实,“自是”无法可想,就索性听任自然吧。然而表面的豁达毕竟掩盖不了内心的真情,末句将这种深情推向了极致:自己和丈夫“日边”暌隔,心曲难诉,特请杜鹃致意,而那阵阵“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的啼鸣,正暗示着女诗人对远方亲人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