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戏问山石榴》和《杜鹃花》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戏问山石榴
作者:白居易
小树山榴近砌栽,半含红萼带花来。
争知司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开。
【原文】杜鹃花
作者:杨万里

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
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

 

这两首诗各自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这两首诗的内容,简要分析。(8分)

 

参考答案:
白师:主要运用拟人手法,虚拟出杜鹃花害怕司马夫人嫉妒而不绽放的心理,赋予杜鹃花以人的娇怯情态,写出了杜鹃花含苞待放的天然之美;(2分)通过作者对杜鹃花的幽默戏问,表达了作者闲适、乐观的思想情怀。(2分)
杨诗:主要运用侧面描写手法,通过杜鹃花的美并不逊色名菀美景、锦江杜鹃花倒影的锦绣繁华,从侧面写出了杜鹃花火红之色和繁盛之态;(2分)表达作者对杜鹃花的惊喜、赞叹的思想感情。(2分)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树山榴近砌栽,半含红萼带花来。
争知司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开?

注释

①山石榴:即杜鹃花,又称映山红、满山红、山踯躅等。

【作品赏析】

《戏问山石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之一,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心态。

这首诗主要运用拟人手法,虚拟出杜鹃花害怕司马夫人嫉妒而不绽放的心理,赋予杜鹃花以人的娇怯情态,写出了杜鹃花含苞待放的天然之美;通过作者对杜鹃花的幽默戏问,表达了作者闲适、乐观的思想情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
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

【作品鉴赏】
《杜鹃花》描写杜鹃花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杜鹃花的喜爱之情及赞美之情

《杜鹃花》主要运用侧面描写手法,通过杜鹃花的美并不逊色名菀美景、锦江杜鹃花倒影的锦绣繁华,从侧面写出了杜鹃花火红之色和繁盛之态;表达作者对杜鹃花的惊喜、赞叹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
杨万里
杨万里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