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1)你认为这首元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为什么?(3分)
(2)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主题?请联系具体内容分析。(4分)
(3)苏词和张曲都有了明日黄花的典故,其含义是否相同?请结合词曲简要分析说明。(4分)
(4)张曲中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描写的是什么情景?是否与主题有关?(4分)
【参考答案】
(1)答:倦客思家。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看,本文主题应为重阳佳节游子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表达主题的句子。
(2)答:①借景抒情(或融情人景)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②反衬(或对比)。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告戒游子不再留念他乡,而是倦思故乡,很好地表达了主题。
(3)苏词的明日黄花蝶也愁因万事到头都是梦引出,喻良辰易逝,好花难久,正因为如此,今日对此盛开之菊,更应开怀畅饮,尽情赏玩。荣辱得失、富贵贫贱,都是过眼云烟;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于怀。表现了苏轼的旷达情怀。张曲的蝶愁来明日黄花因人老去西风白发而引起。作者感叹时光流逝之快,人生易老,有倦客思家的感怀。
(4)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表现了游子不再留念他乡,而是思念故乡的情怀,这恰是主题的归好表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释
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
②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勉强登高。乌纱泛指帽子。
③归雁横秋:应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
④金杯错落:酒桌上觥筹交错。
【作品鉴赏】
《蟾宫曲·九日》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
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为什么?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
答: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看,本文主题应为重阳佳节,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表达主题的句子。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蟾宫曲·九日》张可久终生仕途失意,故终日沉湎诗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间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告诫游子不再留念他乡,而是“倦思”故乡。这恰是主题的最好表达。
全诗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主题?请联系具体内容分析。
1、借景抒情,“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
2、反衬,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
【译文及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