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2)颔联和颈联各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结合诗句谈谈。(4分)
参考答案
(1)(2分)孤苦无依的惆怅,对远离尘嚣的向往。
(2)(4分)颔联:用了反衬(或对比)的手法,诗人用众人的享乐和君王的恩宠反衬自己的忧愁;颈联:用了融情入景(或拟人、象征、托物言志)的手法,用女萝的力弱来反映自己的身不由己,用梧桐的心孤来折射内心的伤感。
二:
(1)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生活画面?通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2)诗的颔联和颈联分别用了什么样的手法?结合诗句具体谈谈。
参考答案
(1)作者生活在音乐高奏,欢乐宴饮的氛围当中;但他感到的是孤独惆怅,向往的是远离尘嚣的安闲世界。
(2)诗歌的颔联用了反衬的手法,诗人用众人的享乐和君王的恩宠反衬自己的忧愁。诗歌的颈联用了融情入景(或拟人)的手法,诗人用女萝的力弱来反映自己的身不由己,用梧桐的心孤来折射内心的伤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荻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
金管曲长人尽醉 ,玉簪恩重独生愁。
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
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注释
①女萝:一种蔓生植物。
②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功成之后游于五胡。
【作品鉴赏】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描写生活在音乐高奏,欢乐宴饮的氛围中,表达自己内心的忧愁和伤感
作者生活在音乐高奏,欢乐宴饮的氛围当中;但他感到的是孤独惆怅,向往的是远离尘嚣的安闲世界。诗歌的颔联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诗人用众人的享乐和君王的恩宠反衬自己的忧愁。诗歌的颈联用了融情入景(或拟人)的表现手法,诗人用女萝的力弱来反映自己的身不由己,用梧桐的心孤来折射内心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