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由此可见上阕中的春愁指的是什么?
2、后来王国维谈及做学问的三种境界时,又引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示什么?
3、作者为了抒发春愁之情,他描写了哪些景物?
4、作者观景的立足点在哪里?有何特点?
5、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把景和情联系起来的呢?

6、面对孤寂无奈,作者想用什么来排解心中相思的痛苦?结果如何?
7、春愁令人如此痛苦难熬,作者后悔了吗?词中哪些句子说明了这个问题?
8、思考探究一:柳句源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柳句与原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9、思考探究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坚贞执著、矢志不移的精神结合现实,这两句还可以表达什么?

参考答案
1、表现了词人甘愿为思念伊人日渐消瘦憔悴的一片痴情。由此可见,上阕春愁是指对伊人的思念。
2、做学问,成就事业应具有锲而不舍,苦苦追求的精神。(意对即可) 
3、细风、草色、烟光、残照黄昏春望图
4、伫倚危楼极目远眺
5、春愁、凄美、伤感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6、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结果:借酒消愁愁更愁(强乐还无味)
7、不后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8、同:都表达了相思之苦,写相思使人消瘦
   异:原句写恩爱夫妻间相思,柳句写情人间相思;原句只写想瘦了人,柳句则说想瘦了也不后悔
9、对理想、学业、事业等的执著追求和坚定信念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
①危楼:高楼。
②拟把:打算将。
③强(qiǎng):勉强。
④消得:值得。

 

【作品鉴赏】
《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描写登高远望引起无尽离愁,表达作者不见心上人、难诉情怀的凄凉之感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上片写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无尽离愁,以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的气氛;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最后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憔悴。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成功地刻画了一个思念远方亲人的女性的形象。
本篇亦是一首离别相思之作,词人写春夜怀人,描绘了一幅迷蒙凄楚的黄昏高楼望远图,景中含情,表现了怀念的深情。
上片写登楼远望所引起的无尽愁思,以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气氛。伫倚危楼风细细词人登高望远,离别愁恨油然而生。伫倚二字足见主人公凭栏之久、怀想之深。然极目远望,看到的却是黯然销魂的春愁,词人不说春愁由心而发,却说生之于天际,一方面是为了将无形变成有形,以具象说明抽象,增加了词的画面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愁怨是景物所触发。草色烟光即是词人极目天涯的所见之景,面对此情此景,词人一声感叹无言谁会凭栏意,又有谁能知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这是对独自倚栏、希望成空的慨叹,也是不见心上人、难诉情怀的凄凉感喟。
 

《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通过抒写作者内心深沉的离愁之情,表达了愿意为心上人死而无悔的坚贞执着的心怀
下片直抒胸臆,抒写了为心上人死而无悔的坚贞执著的心怀。词人为了排遣内心深沉的离愁之情,决意借酒浇愁,拟把疏狂图一醉,打算任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而且还要对酒当歌放声高歌抒发自己的愁怀,但强颜欢笑,却是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末句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道破:春愁缘起相思,如此一波三折,激情回荡,颇具感染力。结尾二句是柳词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曾得到王国维的高度评价。王用以比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的第二境界,即献身精神,并说此等语非大词人不能道。
全词抒情写景,构思巧妙,感情真挚,荡气回肠,颇具柳词的抒情特色。

作者简介

柳永
柳永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