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道旁稚子》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道旁稚子
作者:郑獬

稚儿怕寒床下啼,两骭赤立仍苦饥。
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
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
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

1.诗歌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稚子形象?诗人刻画这一形象的主要手法是什么?(3分)
2.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3. 诗歌第四句中的凫鹜肥,原作凫鹜肌,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怀疑肌是错字,因此取肥字而不用肌字,请结合诗意说一说钱先生这样做的理由。(5分)
4. 从诗中来看,造成道旁稚子悲惨境遇的根源是什么?诗歌最后两句写百鸟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稚子形象:瘦弱、饥寒交迫。(2分)手法: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用稚子和凫鹜、百鸟做对比,凫鹜肥过稚子,鸟有毛而人无衣,突出了稚子的悲惨处境。(2分)
2. 体现了诗人对饥寒交迫的稚儿的深切同情,如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一句体现了使人对稚子的深深怜惜;对统治阶层的愤恨之情,如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一句是对统治阶层只知掠夺、罔顾百姓生死行径的控诉。
3.从语义上看,肌意为肌肉,与诗意不合,它不能描摹鸟的特点,放在诗句中也与不如不搭配;(2分,意思对即可)肥字不仅符合诗意,而且能使凫鹜之肥与稚儿的瘦弱形成对比(而且表明稚儿连凫鹜胖都没有),更好地表现了诗歌的主题。(3分,能答出符合诗意1分,解析其表达效果和作用2分)
4.从诗中看,稚儿饥寒交迫的悲惨境遇并不是上天造成的,而是官府造成的。官府桑柘连四海,占有大量土地和财富,却根本不管百姓死活。(2分;其中观点1分,分析1分)写百鸟是为了反衬稚儿的悲惨境遇(与稚儿的悲惨境遇形成鲜明对比)。鸟有羽毛,人无衣装;鸟在千山飞雪的时候能够自由飞翔,稚儿在寒冬却只能赤立而泣。人对鸟的羡慕,深刻揭示了人不如鸟的悲惨现实,增强了诗歌的批判性。(4分。答出反衬对比等,给1分;分析1分;答出羡慕鸟、人不如鸟等1分;答出批判性1分)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稚儿怕寒床下啼,两骭赤立仍苦饥。
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
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
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
注释
1.骭(gàn):胫骨,小腿骨,亦指小腿
2.凫鹜肥:原作“凫鹜肌”,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怀疑“肌”是错字,因此取“肥”字而不用“肌”字。
 

 

【作品鉴赏】
《道旁稚子》通过描写稚儿饥寒交迫的悲惨境遇,人对鸟的羡慕,深刻揭示了人不如鸟的悲惨现实
从诗中看,稚儿饥寒交迫的悲惨境遇并不是上天造成的,而是官府造成的。官府“桑柘连四海”,占有大量土地和财富,却根本不管百姓死活。写“百鸟”是为了反衬稚儿的悲惨境遇(与稚儿的悲惨境遇形成鲜明对比)。鸟有羽毛,人无衣装;鸟在千山飞雪的时候能够自由飞翔,稚儿在寒冬却只能赤立而泣。人对鸟的羡慕,深刻揭示了人不如鸟的悲惨现实,增强了诗歌的批判性。

作者简介

郑獬
郑獬郑獬(1022--1072年)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