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惠山寺与施子羽话别》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看山不觉暝,月出禅林幽。
夜静见空色,身闲忘去留。
疏钟隔云度,残叶映泉流。
此地欲为别,诸天生暮愁。
 

(1)这首诗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话别场景?(4分)
(2)颈联描写景物的角度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参考答案:
(1)诗人与友人依依话别,不知不觉山色朦胧,月出幽林,宁静的夜晚却只见空色,诗人几乎忘记了去留,惜别之情在这不觉与忘中更深一层。(4分)
(2)颈联听觉与视觉结合,几下钟声从云外传来,残叶掩映着流动的泉水,似乎都在催促离别,共同营造出离别时的深沉浓郁的氛围。(3分)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看山不觉暝,月出禅林幽。
夜静见空色,身闲忘去留。
疏钟隔云度,残叶映泉流。
此地欲为别,诸天生暮愁。
 

【作品鉴赏】
《惠山寺与施子羽话别》通过诗人与友人依依话别,表达出诗人恋恋不舍之情
诗人与友人依依话别,不知不觉山色朦胧,月出幽林,宁静的夜晚却只见空色,诗人几乎忘记了去留,惜别之情在这“不觉”与“忘”中更深一层。颈联听觉与视觉结合,几下钟声从云外传来,残叶掩映着流动的泉水,似乎都在催促离别,共同营造出离别时的深沉浓郁的氛围。

作者简介

华察
华察华察(1497~1574)字子潜,号鸿山,江苏无锡人。明朝弘治十年六月初六日生于无锡县隆亭即今无锡市东亭镇,少时聪颖,12岁能作诗文。因做过翰林院侍读学士的官,辅导过皇家孩子读书,被称为“华太师”。...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