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雀乔枝里,飞空华殿曲。
天寒响屡嘶,日暮声愈促。
繁吟如故尽,长韵还相续。
饮露非表清,轻身易知足。
1.这首诗的颔联、颈联突出了蝉声的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5分)
2.诗言志,简要分析尾联饮露非表清,轻身易知足是怎样言志的。(6分)
试题答案:
1.(5分)
突出了寒秋日暮之时的蝉声,幽咽短促,哀嘶悲鸣,间或有单调的余韵绕耳。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寄寓了对生命流逝的伤感以及对自己处境艰难的悲哀之情。
答出特点的,给2分;答出作用的,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2.(6分)
诗人以蝉自喻。蝉栖高树,饮晨露,不是为了故意显示自己的清雅高洁;自己为官清廉谨慎,也非故意显示与众不同,而是自己知道满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避雀乔枝里,飞空华殿曲。天寒响屡嘶,日暮声愈促。
繁吟如故尽,长韵还相续。饮露非表清,轻身易知足。
【作品鉴赏】
《赋得蝉》通过描写蝉栖高树,饮晨露,突出了寒秋日暮之时的蝉声,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伤感和作者处境艰难的被爱之情
诗人以蝉自喻。蝉栖高树,饮晨露,不是为了故意显示自己的清雅高洁;自己为官清廉谨慎,也非故意显示与众不同,而是自己知道满足。突出了寒秋日暮之时的蝉声,幽咽短促,哀嘶悲鸣,间或有单调的余韵绕耳。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寄寓了对生命流逝的伤感以及对自己处境艰难的悲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