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1.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各是什么?(2分)
2.两诗都刻画了菊的形象,但在表达情感时他们的作用却不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第一首表达的是游子思归之情,第二首表达的是怀才不遇的无奈之感。(2分)
2.第一首通过遥想故园菊花的开放,感知到了秋天的来临,从而触发了思乡之情,菊花是情感的触发点。第二首是托物言志,以菊自喻,通过写菊的茎疏叶微,虽自有芳菲却徒沾清露,正当盛时却无人采摘,来象征自己不得赏识的际遇。(5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作品鉴赏】
《菊花》是首托物寄兴诗,属于香草美人笔法,借菊花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
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没有什么艰涩的意象,很清新淡雅,并且浅近直白。诗人借菊花以自比,在诗词中属于香草美人笔法。首联诗人先描写故园中的菊花淡放的情形,开得并不张扬,而是淡淡的幽然的开放,而且开得那么突然,所以颔联写它就好像是一夜的霜降后从天空坠落一般。写出了菊花高傲的品质,不铺排张扬,但是却内涵丰沛,在单淡然中凸现其品质。后两句是诗人的托物起行,以菊花自比。颈联写到多少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估计诗人自己也在内吧,尾联写尽借篱落看秋风,篱落是指篱笆,记的范成大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篱落,“日长篱落无人问”。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从这篱笆里面的开放的秋菊中看尽了浓浓衰飒的秋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陶渊明以来,菊花就是隐士、高洁的象征,诗人就是借菊花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其一】
我爱王子晋,他在洛水滨得仙道。
炼成金骨不毁,玉颜长春。
那个可爱的浮丘公,与之缠绵可近可亲。
举首就处在白日之间,分明是个避世的人。
二仙已经远去,我倒是梦想殷勤。
【其二】
可叹东篱边的菊花,茎细叶又小。
虽然说与兰蕙有别,也有自己的芳菲。
没有喝过老陶的满杯酒,徒然沾上不少清露的光辉。
正当菊花荣盛的时候你不采撷,菊花飘落的时候你想采也没有了。
【其三】
以前我听说嫦娥窃药以后黑发不变。
她并不以玉颜皎洁为荣,她希望炼成金骨不老。
飞上青天就没有回来,含笑坐在明月的广寒宫。
皇宫里的蛾眉别自夸,随时都有凋歇的危险。
【其四】
宋玉事奉楚王,本身立意是非常高洁的。
在巫山作赋赞美彩云,在郢中歌唱阳春白雪。
举国上下无人能和,下里巴人都卷舌闭嘴。
楚王听信登徒子的谗言,对宋玉的恩情就断绝了。
注释
⑴王子晋:古代神话人物。即王子乔,周灵王的儿子。
⑵浮丘公: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⑶姮娥:即嫦娥。
⑷宋玉: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
【作品鉴赏】
《感遇》首诗通过运用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对韶华易逝、岁月难留的感叹等情感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