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古梅》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古梅
作者: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脊,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百千年藓著枯树,三两点春供老枝。
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

 

一、
1.诗中一、二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简要分析。(5分)
2.请结合只愁斜日冻蜂知分析作者所要表达什么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运用比喻的手法 。首句把梅花比喻成湘妃,第二句把梅花比喻成海月,把凌晨之时的梅在冰冻的枝干上之姿展现生动形象,表现作者喜爱之情。
2.末句是说梅花所怕的只是被冬日黄昏的蜜蜂知道。怕淡泊宁静的生活被破坏。这是借梅自咏,(或托物言志)以明终隐这志。

二:
(1)前一首诗中的想象新奇,比喻贴切,请简要加以赏析。(4分)
(2)这两首诗一写凌晨之梅,一写黄昏之梅。作者在两诗中表达的心情有什么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加以分析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首句中,诗人凝视的是枝上的梅花,眼前竟浮现出湘妃水神亭亭玉立在蛟龙背上的倩影,这里将梅枝想象成了冻蛟,将梅花想象成了湘妃;(2分)第二句又以海月来比喻梅花,用半透明的海中珊瑚来比喻晨光熹微中的梅枝,形神皆似。(2分)
(2)作者在两诗中表达了两种不同(矛盾)的心情:前者叹息知音之少,后者表示不求(或不愿)人知。(2分,意思对即可)前者的古梅 妩媚,只有晓寒为之神往、一往情深,故有知音难遇的慨叹;后者的古梅托根绝壁,不会有人来此吹笛,它只担心被冬日黄昏的蜜蜂知道显示出怕人烦扰的心情。(2分,意思对即可)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湘妃危立冻蛟脊,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百千年藓著枯树,三两点春供老枝。
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
 

【作品鉴赏】
《古梅》描写梅花,表现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及自己淡泊宁静的美好生活

运用比喻的手法 。首句把梅花比喻成湘妃,第二句把梅花比喻成海月,把凌晨之时的梅在冰冻的枝干上之姿展现生动形象,表现作者喜爱之情。末句是说梅花所怕的只是被冬日黄昏的蜜蜂知道。怕淡泊宁静的生活被破坏。这是借梅自咏,(或托物言志)以明终隐这志。

作者简介

萧德藻
萧德藻萧德藻,南宋诗人。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