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秋凉 一作:新凉)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一: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2.你认为这首词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分析。(3分)
3.《古今词语》云:东坡在黄州,月独酌,作《西江月》词。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却有更深的内涵。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理解。(3分)
4.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3分)
参考答案
1.词的上片写感伤,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1分)下片写悲愤,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以及怀念亲人、孤寂落寞的无限忧愁。(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情感,复杂情感说明不是一种情感,这一点在审题时要清楚。此题考查对诗句中蕴含情感的把握能力。要能结合诗句描写,抓住表情词语,概括诗歌的情感。上片的表情词语是凉,下片的表情词语是愁孤;另外中秋北望的情感也应该注意。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1分)全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2分)
3.明月用以象征词人美好的理想和高洁的人格,云象征小人,明月多被去遮,含蓄地抒发了词人含冤 被贬的愤懑心情。
4.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夜来风叶已鸣廓,中秋之际,西风飒飒,落叶萧萧,烘托了悲凉气氛,以引出下句词人的迟暮之悲。(或:月明多被云妨惨淡之景,暗寓对小人当道,才高人妒,忠而被谤的愤懑之情。)
二:
①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上片中新凉照应中秋,加上几度一词,更传达出词人内心的伤感、悔恨之情。
B. 词人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充斥廊庑间的西风落叶之声,营造出一种凄清寒凉的意境。
C.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表达出词人念远怀人的情思与希望被人理解的深意。
D. 这首词的语言不尚藻饰,用语平稳妥帖而又蕴含深意,富于人生哲理,十分耐人寻味。
②请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你对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两句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①(3分)A
②(6分)答案示例:这两句写中秋之夜词人门庭冷落,独自饮酒的情形,以及天上云彩遮挡明月的景象。词人因奸佞小人制造的乌台诗案而险些被杀,后被流放黄州。在此,词人借酒贱客少的常理言身贱而门庭冷落之事,借明月被云妨的常景喻满怀抱负不愿流于世俗的自己被奸邪小人所谤,因谗入狱而被贬之事。词人在酒贱与客少、月明与云妨的矛盾中,抒发了对世道炎凉,小人当道而忠良被害的愤懑之情。
(评分要点:理解诗句内容,2分;结合写作背景,1分;理解诗句含义,分析作者情感,3分。)
【译文及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