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1)尾联两句中的独残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2)有人说,颔联中的几时杯重把和昨夜月同行二句应该互换位置,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3)品读此诗首联,说说作者用了什么表达技法,抒发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感情?(4分)
(4)从尾联的关键词语入手,分析这首诗歌表现的主旨。(4分)

【参考答案】
(1)独字写出了诗人在与好友严武离别之后的孤单无依的状况;残字写出了诗人面对风烛余年时的悲凉凄切的心境。(意对即可)
(2)示例一:好。符合时间先后顺序。伤别之余,诗人先想到昨夜相送的情景,再发出几时杯重把的问语,以期待日后能够重逢。
示例二:不好。如果把昨夜一句放在前面,便会显得直白而缺少情致。另外将两句调换位置,会造成诗歌押韵错乱,破坏诗歌的韵律美。(言之有理即可)
(3)用了拟人手法(答借景抒情、移情于景等也可);(2分)青峰伫立,似含情送客,然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这里借山言人,表达了诗人的恋恋不舍的感情。(2分)
(4) 独字写自己离别之后的孤单无依;残字写出自己风烛残年的悲凉凄切;寂寞则写出严公远去后自己的冷落与惆怅。(3分)这两句借离别后的心绪写诗人的依恋惜别之情。(1分)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远送你从这里就要分别了,青山空自惆怅,倍增离情。什么时候能够再举杯共饮,昨天夜里我们还在月色中同行。各郡的百姓都讴歌你,不忍心你离去,你在三朝为官,多么光荣。送走你我独自回到江村,寂寞地度过剩下的岁月。
 
注释
⑴列郡:指东西两川属邑。
⑵三朝:指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朝。
⑶江村:指成都浣花溪边的草堂。
【作品鉴赏】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是杜甫描写与严武别离之情,既赞美严武,也发出他自己“寂寞养残生”的叹息
诗一开头,点明“远送”,体现出诗人意深而情长。诗人送了一程又一程,送了一站又一站,一直送到了二百里外的奉济驿,有说不尽的知心话。“青山空复情”一句,饶有深意。青峰伫立,也似含情送客;途程几转,那山仍若恋恋不舍,目送行人。然而送君千里,也终须一别了。借山言人,情致婉曲,表现了诗人那种不忍相别而又不得不别的无可奈何之情。
伤别之余,诗人自然想到“昨夜”相送的情景:皎洁的月亮曾和他一起“同行”送别,在月下同饮共醉,行吟叙情,离别之后,后会难期,诗人感情的闸门再也关不住了,于是诗人发问道:“几时杯重把?”“杯重把”,把诗人憧憬中重逢的情景,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这里用问句,是问诗人自己,也是问友人。社会动荡,生死未卜,能否再会还是个未知数。诗人送别时极端复杂的感情,凝聚在一个寻常的问语中。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体现了诗人对严武的真诚感激和深挚友谊,依恋惜别之情溢于言表
 
以上这四句倒装,增添了诗的情趣韵致。前人说得好:“诗用倒挽,方见曲折。”首联如果把“青山”一句提到前面,就会显得感情唐突,使人不知所云;颔联如果把“昨夜”一句放在前面,便会显得直白而缺少情致。现在次序一倒,就奇曲多趣了。这正是此诗平中见奇的地方。
诗人想到,像严武这样知遇至深的官员恐怕将来也难得遇到,于是离愁之中又添一层凄楚。关于严武,诗人没有正面颂其政绩,而说“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说他于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出守外郡或入处朝廷,都荣居高位。离任时东西两川属邑的人们讴歌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言简意赅,雍雅得体。
最后两句抒写诗人送别后的心境。“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独”字见离别之后的孤单无依;“残”字含风烛余年的悲凉凄切;“寂寞”则道出知遇远去的冷落和惆怅。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严武的真诚感激和深挚友谊,依恋惜别之情溢于言表。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