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关山月》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关山月
作者:李咸用
离离天际云,皎皎关山月。羌笛一声来,白尽征人发。
嘹唳孤鸿高,萧索悲风发。雪压塞尘清,雕落沙场阔。
何当胡无人,荷戈朝凤阙。

1.嘹唳孤鸿高,萧索悲风发。雪压塞尘清,雕落沙场阔四句选取了哪些典型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5分)
2.这首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如何变化的?试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诗人选取了孤鸿悲风雪塞尘雕沙场等边塞诗歌的典型意象。(1分)嘹唳的孤鸿、萧索的悲风营造了哀婉凄凉的氛围;(2分)雪压塞尘清,雕落沙场阔则营造了雄浑壮阔而又苍凉悲壮的意境。(2分)
2.前四句表达征夫漂泊在外、没有依靠而引发的思亲怀远之情(2分);中间两句是因思乡和漂泊而生发的凄苦悲凉之情(2分);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浑豪迈之情(2分)。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离离天际云,皎皎关山月。羌笛一声来,白尽征人发。嘹唳孤鸿高,萧索悲风发。雪压塞尘清,雕落沙场阔。当胡无人,荷戈朝凤阙。

注释

①“关山月”是乐府旧题。

②原为汉代宫阙名,这里借代皇宫,朝廷。

【作品赏析】

《关山月》是李感用所作,表现了征人思乡报国的情感。

诗人选取了“孤鸿”“悲风”“雪”“塞尘”“雕”“沙场”等边塞诗歌的典型意象。嘹唳的孤鸿、萧索的悲风营造了哀婉凄凉的氛围;“雪压塞尘清,雕落沙场阔”则营造了雄浑壮阔而又苍凉悲壮的意境。前四句表达征夫漂泊在外、没有依靠而引发的思亲怀远之情;中间两句是因思乡和漂泊而生发的凄苦悲凉之情;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浑豪迈之情。

 

作者简介

李咸用
李咸用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