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途中》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途中
作者:赵汝鐩

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晴。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
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

 

 

一:

1. 本诗写了哪些途中所见景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趣?(6分)
2. 请对本诗颔联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作简要赏析。(5分)

参考答案
1. 途中所见景致:雨后云开天晴,燕戏花下,鸠鸣树梢,江面帆影隐隐可见,山舍机杼微微可闻,水边柳丛传出几声莺啼(4分,每联景1分)。诗人情趣:醉心自然,热爱春天。(2分)
2. 本联运用了融情于景和拟人化写法,生动描绘了两幅美丽画面:春花之下,双燕正在教育儿女,一家子其乐融融;树梢之上,雄鸠正在呼唤雌鸠,夫妻俩情意绵绵。画面既富于自然生机,也似染上人间温情,充分体现了自然风物的可爱,寄寓了诗人爱热自然、赞美春天之情。(手法占1分,两种手法答及其一即可。画面情境占2分,每个情境1分。画面特征及表达效果占2分,其中画面特征1分,表达效果1分)

二:
1.颈联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2.这首诗把诗人丰富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景物描写中。请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颈联通过描写大江的烟雾、航行的帆船、远远传来的农家机杼声等,营造了一种缥缈、安宁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春日途中快乐的情感。(意对即可)
2.诗歌首联从雨天忽然放晴写起,透露出诗人的惊喜之情;颔联、颈联描写乳燕学飞、鸠鸟唤妇、江面帆影、空山机杼声等,表现诗人春日途中所见及对所见景物的喜爱之情;尾联突出描写了春天常见的杨柳、黄莺,表现诗人对春天的喜爱。(意对即可)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晴。
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
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
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

【作品鉴赏】
《途中》抒写雨后天晴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春天之情

“途中”所见景致:雨后云开天晴,燕戏花下,鸠鸣树梢,江面帆影隐隐可见,山舍机杼微微可闻,水边柳丛传出几声莺啼。诗人情趣:醉心自然,热爱春天。颔联“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运用了融情于景和拟人化写法,生动描绘了两幅美丽画面:春花之下,双燕正在教育儿女,一家子其乐融融;树梢之上,雄鸠正在呼唤雌鸠,夫妻俩情意绵绵。画面既富于自然生机,也似染上人间温情,充分体现了自然风物的可爱,寄寓了诗人爱热自然、赞美春天之情。

作者简介

赵汝鐩
赵汝鐩赵汝鐩(suì)(1172-1246)一作赵汝燧,字明翁,号野谷,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1202)进士。曾任镇江(今属江苏)税务官,官至刑部郎中,监镇江府确货务,临安通判,诸军审计司军器监主簿。理...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