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便宜重,经纶别有源。
雪山真将相,赤壁再乾坤。
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
世无生仲达,好来未须论。
1.这首挽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2.联系全诗,赏析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一联的意境。(6分)
参考答案
1.用典。(1分)①颔联运用严武平定吐蕃叛乱与孙刘联军在赤壁打败曹操两个典故,十分贴切、概括地道出虞允文平生行迹与功业,气魄宏大,语言遒劲。(2分)②尾联用诸葛亮死后吓走司马懿的典故,突出了虞允文的才略过人,世无敌手。(2分)
2.①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写虞允文身亡,埋骨地下,只有一弯冷月相伴,场景极为凄凉寂寞。(2分)②这与前面的功高盖世的业绩形成鲜明的对比,不仅使诗意曲折跌宕,而且切合悼词口吻,在对比中抒发诗人无限的感慨:既表达了对一代名臣的沉痛悼念,又饱含着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4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负荷便宜重,经纶别有源。
雪山真将相,赤壁再乾坤。
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
世无生仲达,好来未须论。
注释
①虞丞相,名允文,南宋抗金名臣。虞允文曾率军赢得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市)大捷,在南宋朝野获得极高声誉。乾道八年秋,赴四川综理军政事务,后病逝。谥号忠肃。
②杜甫在《八哀诗》中赞严武平定吐蕃叛乱:“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
③仲达,司马懿的字。三国时有谚日: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作品鉴赏】
《虞丞相挽词三首其一》在对比中既表达了对一代名臣的沉痛悼念,又饱含着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
颔联运用严武平定吐蕃叛乱与孙刘联军在赤壁打败曹操两个典故,十分贴切、概括地道出虞允文平生行迹与功业,气魄宏大,语言遒劲。尾联用诸葛亮死后吓走司马懿的典故,突出了虞允文的才略过人,世无敌手。“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写虞允文身亡,埋骨地下,只有一弯冷月相伴,场景极为凄凉寂寞。这与前面的功高盖世的业绩形成鲜明的对比,不仅使诗意曲折跌宕,而且切合悼词口吻,在对比中抒发诗人无限的感慨:既表达了对一代名臣的沉痛悼念,又饱含着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