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上阕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钱塘繁华的?(3分)
(2)赏析下阕划线的句子。(4分)
(3)词的上片赞美杭州,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请找出词中描写形胜的句子,并描绘其所写景象。(3分)
(4)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1)上阕是从重要的地理形势、悠久的历史、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和物阜民丰的人文景观等方面表现钱塘繁华的。(3分。答对一点1分,三点3分。)
(2)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羌笛声和菱歌声,这两句运用拟人(或:互文)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杭州昼夜笙歌的太平景象和百姓欢乐和谐的生活风貌。(4分。内容2分,手法1分,表达效果1分。)
(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钱塘江堤上绿树如云,钱塘江广阔无边,江中浪涛如雪。
(4)对偶,夸张(2分) 赞美,艳羡(1分)
二:
1)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场景?并试着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
2、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3、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为人们津津乐道,西湖有许多景物,为何独写桂子和荷花?
4、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
5、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有何深意?
6、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本词用的就是点染手法。请举例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1、《望海潮》描绘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
(1)地理位置:杭州是东南的重镇。
(2)历史传统:自古以来,杭州是繁华都市。
(3 自然景观:有著名的钱塘江、秀丽的西湖。
(4)市井面貌:建筑、设施美观、人口密集。
(5)百姓生活:人们安居乐业,处处笙歌,老老少少都心情愉悦。
2、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3、桂子和荷花是代表杭州典型景物。白居易《忆江南》中有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之句,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可见桂子和荷花最能画出西湖的美景,从而展现杭州的风姿。
4、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晚上,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声和采菱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是说渔翁、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卷。
5、词中图将是指把杭州美景画出来,凤驰指朝廷。这样一来,此句的意思就十分明显了。是说:希望长官把杭州美好的景色画出来,等日后升迁,去朝廷做官时,可以把它拿出来,献给朝廷,并夸示于同僚。这里其实暗含对长官日后飞黄腾达、不断高升的美好祝愿。它是作者纯粹的奉承之辞。
6、上阙先点钱塘自古繁华,然后展开描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运用动静结合、比喻、夸张等手法,极力铺排,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
三:
(1)对这首词文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形胜,地理形势特别好的地方;都会,人口和货物集中的大城市。
B.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参差,高下、大小不齐的样子(形容房屋的外形)。
C.重湖叠清嘉,重湖,西湖分里湖和外湖两区;叠层层叠叠的山峰。
D.嬉嬉钓叟莲娃,莲娃,采莲的娃娃。
(2)对这首宋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运用铺张的手法,把杭州这个都会的繁荣面貌,钱塘江的壮阔象,湖山的秀丽风光,都描绘得非常出色,读此能使人留下难忘的印。
B.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写得高度凝练,它把西湖乃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了出来,具有歆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这三句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同时也反映了达官、贵人、地主、豪商比豪华,赌阔气,穷奢极侈的生活。
D.柳永这首词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相去不远。
答案:
1、D;
2、D
解析:
(1)莲娃,采莲的姑娘
(2)柳永这首词,应该划归豪放派作品
【译文及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