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
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
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
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1)简析首联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的情感。(3分)
(2)诗中哪些方面可见野人舍的特点? (4分)
(3)结合尾联,赏析孤萤这一形象的作用。(3分)

参考答案
(1)诗人骑快马着轻衫,在三百叠的群山中一闪而过,用夸张的手法传达了轻松愉悦之情。(3分)
(2)室外环境:修竹倚山,淸泉橫道;生活用品:芒鞋竹杖,蒲荐松床。(4分,每点2分)
(3)以孤莹夜深自开阖,衬托山居环境的幽静;以孤萤自况,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一点2 分,两点3分)


1.首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对作者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5分)
2.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2分)叙述了诗人骑快马着轻衫,在溪流环绕三百叠的群山中一闪而过的情形,传达了作者轻松愉悦之情。(3分)
2.(1)通过描写山居环境的幽静,表达作者对清幽环境的喜爱以及作者的旷达之情;以孤萤自况,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3分)(2)首联、颔联写作者快马山中的轻快,野人居修竹倚山、清泉横道的清幽室外环境,表达作者对清幽环境的喜爱;颈联、尾联描绘作者芒鞋竹杖蒲荐松床,风露庭中,惟见孤萤,表达了作者的旷达之情及内心的孤寂。(3分)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
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
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
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作品鉴赏】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描写诗人骑快马在群山中一闪而过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

诗人骑快马着轻衫,在三百叠的群山中一闪而过,用夸张的手法传达了轻松愉悦之情。室外环境:修竹倚山,淸泉橫道;生活用品:芒鞋竹杖,蒲荐松床。以孤莹夜深自开阖,衬托山居环境的幽静;以孤萤自况,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