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点绛唇·丙寅秋社前一日溪光亭大雨作》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山暗秋云,暝鸦接翅啼榕树。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
梦入新凉,只道消残暑。还知否。燕将雏去。又是流年度。


 

1.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的妙处。(5分)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概括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①以故人何处设问,以一夜溪亭雨形象作答,(1分)含蓄不尽,意味深长(或耐人寻味)。(1分)②寓情于景,(1分),词人在溪光亭一夜未眠而听大雨之声,间接回答了因不知故人何在而产生的深深的惆怅、忧虑与思念之情,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2分)

2、①对时局黑暗的感慨。前两句写秋云暗山,暮鸦归巢悲啼,是社会时局的象征;②故人何处?表达出对故人的挂怀与思念之情;③消残暑燕将雏去,暑去秋来,燕子长大,词人不禁生发时光易逝,光阴难留的悲叹;④雁将雏去。又是流年度,表达了词人因年华虚度、壮志难酬而产生的悲凉之感;或不甘心闲居,却又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苦痛; ⑤虽赋闲却心系国家前途命运的爱国情怀。(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每点2分)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暗秋云,暝鸦接翅啼榕树。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
梦入新凉,只道消残暑。还知否。燕将雏去。又是流年度。

注释
①丙寅,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当时秦桧执政,张元幹已去官多年。

②张元干,南宋主战派,曾入仕途,后因词得罪秦桧被削除名籍,长期闲居。

③“暝鸦接翅啼榕树”,指傍晚乌鸦啼声不断,一个接一个回到榕树宿巢。

【作品鉴赏】
《点绛唇·丙寅秋社前一日溪光亭大雨作》在溪光亭一夜未眠而听大雨之声,不知故人何在而产生深深的惆怅、忧虑与思念之情

词人在溪光亭一夜未眠而听大雨之声,因不知故人何在而产生的深深的惆怅、忧虑与思念之情,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对时局黑暗的感慨。前两句写秋云暗山,暮鸦归巢悲啼,是社会时局的象征;“故人何处?”表达出对故人的挂怀与思念之情;“消残暑”“燕将雏去”,暑去秋来,燕子长大,词人不禁生发时光易逝,光阴难留的悲叹;“雁将雏去。又是流年度”,表达了词人因年华虚度、壮志难酬而产生的悲凉之感;或不甘心闲居,却又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苦痛;虽赋闲却心系国家前途命运的爱国情怀。

作者简介

张元干
张元干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