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的? (3分)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 (4分)
答案:
1.第一问:淡淡的忧愁。(1分)第二问: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表现出的。(1分);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的。(1分)
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本不相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2分)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2分)
3.梁启超曾将下阕中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赞为新奇的比喻请简要分析比喻的新奇之处
【答案】 词人将飞花和梦、丝雨和愁这两组本来互不相关的事物,依据它们之间分别具有的轻和细的相似点,构成了两个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另外,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亦很新奇
4、词的开篇两句有什么作用?(4分)
答:漠漠轻寒、晓阴、秋点明了写景时间,小楼则点名抒情的时间、地点。(2分)这两句奠定了全词的凄清、哀伤抒情基调。(2分)
二:
(1)概括分析词中刻画的主人公形象。(3分)
(2)词学家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无边丝雨细如愁称为奇喻,说说它奇在何处?(4分)
(3)请简要赏析结句中闲字的妙处。(3分)
参考答案
(1)全词刻画了一位闲居慵懒而又满怀愁绪的闺中女子的形象。评分建议:共3分。闲居慵懒、满怀愁绪及闺中女子各1分。
(2)①丝雨和愁本不相似,词人却抓取共同点多和细构成比喻,突出愁多愁密。②比喻多以具体事物形容抽象事物,但此处却相反,显得新奇。
评分建议:共4分。每层2分。
(3)用闲字修饰挂,写女子随意挂起帘幕,写出女子的慵懒神态,表现她满怀闲愁。
评分建议:共3分。随意悬挂、慵懒神态、满怀闲愁各1分。
三
1.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概括分析词中刻画的主人公形象。(5分)
2.对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一句,梁启超曾称赞为奇语。这一句奇在哪里?请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①交代了地点和时间,奠定了全词轻轻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的感情基调。(2分)②全词刻画了一位闲居慵懒而又满怀愁绪的闺中女子的形象。 (共3分)
2.①比喻奇,飞花和梦,丝雨和愁,本来不相类似,但作者却发现了它们之间的轻和细的共同点,将四样原本不相干的事物组成了新奇的比喻。(3分)
②构思奇,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喻抽象,但作者却反其道而行之,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却说飞花如梦,丝雨如愁,这样从抒情主人公的感受出发,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的孤寂和忧愁。(3分)(如有其它答案,如答通感等,也可酌情给分)
四
(1)这首词的上片在营造意境方面颇具特色,试加以分析。(4分)
(2)这首词塑造了一位怎样的人物形象?结合词句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词的上片通过漠漠清寒似秋晓阴等意象渲染出室外环境的清冷;再以淡烟流水幽静画屏烘托室内环境的清幽;(2分)整体营造出一种凄冷、幽静的环境氛围。(2分)
(2)全词通过上小楼观画屏挂银钩等动作描写,以及凄冷环境和飞花、细雨等景物的烘托,(2分)塑造了一位寂寞无聊、满怀愁绪的女主人公形象。(2分)
【译文及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