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遇旧友》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遇旧友
作者:吴伟业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
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
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①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消息苦难真:听到关于朋友的消息,也苦于难辨真假。
B.拭眼惊魂定:擦干百感交集的泪水,惊悸的心安定下来。
C.衔杯笑语频:难得相遇的老朋友举杯同饮,笑语频频。
D.白首两遗民:战乱中我已白发苍苍,成了被遗忘的人。
②已过才追问一句中的已才两字似不着力,实则耐人寻味。请简要说明(4分)
③请简析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一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2本诗表现了旧友重逢的复杂感情,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阅读答案
① D (成了被遗忘的人错。)
②已强调了两人已经擦肩而过,(1分)才强调了错过之后才觉面熟,又回去追问的情形。(1分)两字呼应,表现了两人变化之大,(1分)突出了相逢的意外。(1分)
③这两句强调了离乱,交待了相逢的背景,(1分)表明了相逢的不易,突出了相逢的惊喜,也才有了相认后的盛情相待。(2分)给相逢之喜增加了悲凉的色调。(1分)(以上两题,意思对即可)
2、战乱时期关于友人的消息不很明确,今日得见,诗人自然先是惊异;待二人相见,不觉悲从中来,乱世相逢,多少苦辣酸辛相互倾诉于是老泪纵横;随后自然是庆幸、喜悦,便邀友同住,难舍难分。(意思符合即可)
二:
1、已过才追问一句中的已才两字似不着力,实则耐人寻味。请简要说明。(5分)
2、本诗表现了旧友重逢的复杂感情,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6分)
参考答案
1、已强调了两人已经擦肩而过,(2分)才强调了错过之后才觉面熟,又回去追问 的情形。(2分)两字呼应,表现了两人变化之大,突出了相逢的意外。(1分)
2、战乱时期关于友人的消息不很明确,今日得见,诗人自然先是惊异;(2分)待二人相见,不觉悲从中来,乱世相逢,多少苦辣酸辛相互倾诉于是老泪纵横;(2分)随后自然是庆幸、喜悦,便邀友同住,难舍难分。(2分)(意思符合即可)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已经错过才想起追问,仔细看才发现是故人。战乱随处可见,消息很难得到,即使得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擦一擦眼睛稳定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举杯与朋友笑谈。请你搬到我家附近来住,两个白了头发的(明朝的)遗民。

注释
乱离:指明、清之际的战乱。
遗民:改朝换代后的人。

 

【作品鉴赏】

《遇旧友》中“已”“才”两字呼应,表现两人变化之大,突出相逢的意外,表明相逢的不易

“已过才追问”一句中的“已”“才”两字似不着力,实则耐人寻味。“已”强调了两人已经擦肩而过,“才”强调了错过之后才觉面熟,又回去“追问”的情形。两字呼应,表现了两人变化之大,突出了相逢的意外。“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这两句强调了“离乱”,交待了相逢的背景,表明了相逢的不易,突出了相逢的惊喜,也才有了相认后的盛情相待。给相逢之喜增加了悲凉的色调。
 

作者简介

吴伟业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