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渡江》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渡江
作者:陈与义

江南非不好,楚客自生哀。
摇楫天平渡,迎人树欲来。
雨余吴岫立,日照海门开。
虽异中原险,方隅亦壮哉。
 

 

1.颔联历称佳妙,请作赏析。(5分)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①此联写渡江时的情景。摇桨渡江,远望水天连成一片,仿佛天水相平;而江岸远处的树,似在迎接人的到来。(2分)②寓情于景。(1分)开阔浩渺、豁朗清新的意境烘托了诗人被任用时的欣悦之情,表达了诗人的踌躇满志及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2分)(从拟人或炼字角度作答也可酌情给分)
2.①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信心:江南虽不若中原险固,但形势也很壮观,若心存高远,砥砺志节,事业国运仍大有可为。(3分)②尾联呼应首联,抑后高扬,一扫楚客之哀,肯定了江南的大有可为;又从对自身前途的信心上升到对国家前途的期望;提升了思想境界,扩开了识见格局,深化了主题思想。(3分)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南非不好,楚客自生哀。
摇楫天平渡,迎人树欲来。
雨余吴岫立,日照海门开。
虽异中原险,方隅亦壮哉。
注释
①宋高宗绍兴元年,陈与义在广南奉召,由闽入越,趋赴绍兴行在,任起居郎。此诗为诗人次年渡钱塘江时所作。
②海门:这里指钱塘江入海口。
③方隅:角落。指江南。

【作品鉴赏】
《渡江》描写渡江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被任用时的欣悦之情
颔联写渡江时的情景。摇桨渡江,远望水天连成一片,仿佛天水相平;而江岸远处的树,似在迎接人的到来。寓情于景,开阔浩渺、豁朗清新的意境烘托了诗人被任用时的欣悦之情,表达了诗人的踌躇满志及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信心:江南虽不若中原险固,但形势也很壮观,若心存高远,砥砺志节,事业国运仍大有可为。尾联呼应首联,抑后高扬,一扫“楚客之哀,肯定了江南的大有可为;又从对自身前途的信心上升到对国家前途的期望;提升了思想境界,扩开了识见格局,深化了主题思想。

作者简介

陈与义
陈与义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