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木芙蓉》和《窗前木芙蓉》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窗前木芙蓉
作者: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原文】木芙蓉
作者: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2)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参考答案:
(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冒着秋日的微寒,孤单的木芙蓉努力盛开着。
它们心中的酸楚应当与客居他乡的游子是相同的吧。
但任凭风霜连续不断地摧残,
木芙蓉也决不会像那些凋零败落的花草一般愁怨不已。

注释
⑴木芙蓉:木本植物,简称芙蓉,秋天开各色大花,甚为艳丽。因与荷花易混,故加木,又称木莲。还有别名拒霜。
⑵辛苦:形容其孤寒冷落以及开花之艰难。小寒:天气稍寒,木芙蓉开花于八九月,因此这里的“小寒”,并非指节气的小寒。
⑶客:离家在外的人。作者用以自称。
⑷更凭:哪怕,就算是。青女:霜神。留连:盘桓勾留。
⑸愁红怨绿:花叶残败的样子。

 


【作品鉴赏】

《窗前木芙蓉》诗文借花抒怀,表示自己虽然漂泊而未逢时,但决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意志
此诗前两句意思是:孤独凄清的木芙蓉,冒着初秋寒意而开,花的心就像作者自己的心一样,凄楚不已。“辛苦”一句语出黄庭坚《送曹子方福建路运判兼简运使张仲祺》诗:“山驿官梅破小寒”。后两句意为:哪怕寒霜常留不去,木芙蓉也不会如春天的那些娇嫩花儿一样,容易凋谢。诗中很好地融物以情,喻己以物,浑成一体,了无痕迹。此诗是作者咏物诗中的佳作。诗句详析:“辛苦孤花破小寒”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木芙蓉冒着秋天的微寒,努力的开放。“辛苦”点出了环境的恶劣,“孤花”写出了其它的花儿都已经凋谢,只有木芙蓉还在坚强的开放。就像“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也”里讲得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下还能美丽的绽放的木芙蓉,品格有是多么的坚贞不屈。“花心应似客心酸”也是用拟人手法,点出花的心情和人的心情想来应该是一样的,是那么的艰辛。

 

《窗前木芙蓉》诗人是以木芙蓉自比,也点出了他正处于比较艰辛的环境里
其实这里诗人是以木芙蓉自比,也点出了他正处于比较艰辛的环境里。“更凭青女留连得”,青女就是传说中主管霜雪的女神。青女留连不走,意思就是霜雪不停,继续肆虐。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任凭霜雪肆虐,我也不怕。就如同《海燕》里说的那样:“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未作愁红怨绿看”中的“愁红怨绿”是指那些残败的花儿,整句的意思就是说木芙蓉不会像一般的花朵一样,经受不起霜雪的摧残,霜雪一来,就残败不堪。而木芙蓉在霜雪中却能开放出美丽的花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作品鉴赏】
《木芙蓉》借“南”暗示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为爱国志士的象征了

诗中明确点出歌颂对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为广大人世、爱国志士的象征了。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诗中后句,诗人将“无言” 和“一生开落任东风”来比喻桃李怯懦软弱,听任东风摆布而自已无言,用宋高宗和秦桧以及对女真贵族俯首贴耳、没有骨气和勇气的主和派,来衬托木芙蓉霜后“着红”的英勇气概。将两种花比喻成对立的两种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极为深刻。首句“小池南畔木芙蓉”,言木芙蓉之孤高,明确点出歌颂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为爱国志士的象征了。池塘低下处标耸着一棵树,陡立之感、独立之姿,想见诗人的抱负与期许。史称吕本中在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上书论恢复中原之计,未被采纳,后因触怒秦桧,降为提举太平观,此后即家居,从事著作和讲学,晚年奉佛。文学是时代的反映,也是作者心声的寄托,吕本中以此诗道出他的人生选择。第二句“雨后霜前着意红”,用拟人手法,写木芙蓉努力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此句化用《论语·泰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是中国士子坚贞心志的人格典范;菊,象征隐逸高洁。

《木芙蓉》写木芙蓉努力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

宋人常常将木芙蓉与菊花并称。晏殊:“数枝金菊对芙蓉,摇落意重重。”欧阳修:“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张耒:“空山寂寂何所有?晚菊芙蓉相对幽。”菊以渊明为知己,木芙蓉就与菊花一样,成为隐逸高洁的象征。在整个中原沦陷,君臣纲常不能有所作为、金人另立张邦昌为伪楚之际,这无异是吕本中持守的心声。第三、四句则是全诗用意之所在。“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意思是说木芙蓉还比那些繁多、常见的桃李好多了,因为它不随春风来去、花谢又花开。欧阳炯说:此诗用意全在三、四句,桃李随东风之来去,花谢花开,俯仰由人,木芙蓉则傲然兀立于秋风之中,经霜愈盛,其风骨视桃李为何如耶?欧阳炯认为木芙蓉“经霜愈盛”,若以人拟木芙蓉、桃李,则木芙蓉的骨气比桃李真有千差万别。吕本中笔锋一转,想到春来缤纷的五彩大地,春风下桃李盛开,春尽满地落花,甭说还撑到雨后的霜前。如果诗人有譬喻,那么,雨是人生低潮的眼泪,霜则是人生的苦难,东风是表示皇帝的恩典。在人生低潮、苦难之中,还能努力地展现自己的风华,没有沮丧、畏缩,没有东风(恩宠),生命依旧亮丽。谁说一定要阿附权贵,在官场飞黄腾达呢?诗人将“无言” 和“一生开落任东风”来比喻桃李怯懦软弱,听任春风摆布,用宋高宗和秦桧以及对女真贵族俯首贴耳、没有骨气和勇气的主和派,来衬托木芙蓉霜前“着意红”的英勇气概。将两种花比喻成对立的两种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极为深刻。

作者简介

范成大
范成大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
吕本中
吕本中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今安徽寿县)人。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玄孙,哲宗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曾孙,荥阳先生吕希哲孙,南宋东莱郡侯吕好问子。宋代诗人、词人、道学家。...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