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
(2)读第二、三两联,作者分别采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内心的感情的?
第二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的颈联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4)本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4分)
答案: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亲人命运的深切关怀(深沉的忧思)(忧国忧民)而又无能为力的苦闷心情。
(2)第二联通过对天气、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时局的混乱和危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第三联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樽无绿绿指酒)和以虚写实的方法,以幻作真(炉存火似红),写出生活的艰辛和作者内心的苦闷。
(3)第三联采用①借代的修辞手法,将樽无绿中的绿代表酒,②以虚写实(或者想象,以幻作真)的方法,炉存火似红,好像炉中还有火,还非常温暖。③酒没有,炉火也只是想象,只是幻觉,写出了诗人当时战乱之下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凄苦。(借代1分,以虚写实(或者想象,以幻作真)1分,分析1分,感情1分)
(4)①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忧虑而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②深切关怀忧虑体现在数州消息断,诗人身陷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③愁苦又无从着力主要从后一句愁坐正书空看得出来,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诗人以此表达相似的心境。(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关心或者忧虑1分,愁苦而无从着力、无奈1分,分析2分)
(5)炉存火似红一句中的似字用得很巧妙,请对其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在荒凉的环境中,作者眼前似乎出现了熊熊之火。通过一个似字,写出了作者的幻觉,表达了作者对家庭温暖、百姓和乐的强烈渴望,点明了作者生活的艰难。
(6)这首诗是如何把个人之愁与国事之忧结合起来的?
答案:作者起笔写国家动荡不安,战事使百姓苦不堪言。然后通过乱云薄暮急雪等景物写自己的愁苦,情景交融。接着写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酒葫芦早已丢掉,酒樽里空空如也;没有柴火,只有空空的炉子。最后又回到对国家的担忧:数州没有消息,不知战况如何,自己只有愁坐。
二:
(1)老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答:贫寒交困,孤苦伶仃,牵挂亲人,关心国事,愁苦无依,百无聊奈
(2)颔联在整首诗中起了怎样的作用?(4分)
答:描写了傍晚浓云往低处移动,急雪在风中飞舞的情形,营造了一种压抑,紧张的氛围,烘托了诗人的孤独和忧伤。
(3)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结合全诗,说说本诗的主旨。
答: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亲人命运的深切关怀(深沉的忧思)(忧国忧民)而又无能为力的苦闷心情。
(4)读第二、三两联,思考作者是分别采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情的。
答: 第二联通过对天气、景物的描写,运用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手法,表现了时局的混乱和危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第三联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和以虚写实的方法,以幻作真(炉存火似红),写出生活的艰辛和作者内心的苦闷。
【译文及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