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贫困实堪磋,寒气偏归我一家。
无被夜眠牵破絮,浑如孤鹤入芦花。
(1)无被夜眠牵破絮,浑如孤鹤入芦花写得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2)这首诗蕴含作者怎样的情感?请概括回答。(3分)
参考答案
(1)(3分)诗人采用了比喻的手法,(1分)把牵破絮比作入芦花,借以比喻自己贫困落魄的凄凉晚景,(1分)表达了作者孤苦无依的悲伤。(1分)(意思对即可。也可从炼字角度赏析牵,从意象的角度赏析孤鹤等,言之成理亦可。)
(2)(3分)①老来贫困的悲苦;②晚景凄凉的忧愁;③孤苦无依的哀伤。(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试题解析】
(1)本题侧重考查诗歌的语言,分析时首先要理解该诗句,这两句是说自己家贫,在寒冷的夜晚,只有一床破棉絮,觉得自己是飞入芦花中的一只孤鹤;然后可以考虑该诗句运用的手法及作用,浑如二字告诉我们应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这样写出了诗人落魄的晚景;最后可以分析作者的情感,孤字展现了他的孤苦无依。意思对即可。也可从炼字角度赏析牵,从意象的角度赏析孤鹤等,言之成理亦可。
(2)解答此题就是要理清诗歌的情感思路,所以也要抓住诗歌描写到的内容来分析,老来贫困实堪磋展现的是作者老来贫困的悲苦;寒气偏归我一家无被破絮等展现的是作者晚景凄凉的忧愁;孤鹤等展现的是孤苦无依的哀伤。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老来贫困实堪磋,寒气偏归我一家。无被夜眠牵破絮,浑如孤鹤入芦花。
【作品鉴赏】
《金陵冬夜》描写诗人贫困落魄的凄凉晚景,表达了诗人孤苦无依的悲伤之情
诗人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牵破絮”比作“入芦花”,借以比喻自己贫困落魄的凄凉晚景,表达了作者孤苦无依的悲伤。①老来贫困的悲苦;②晚景凄凉的忧愁;③孤苦无依的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