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厦门华夏职业学院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目前,深圳市文化市场稽查队发现在例行检查时,一些网吧接纳了未成年人。
B: 开展优质教学,李老师的教学水平明显丰富了。
C: 你将你的对手变成了朋友,难道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完美的战胜吗?
D: 情绪污染指的是一个人的心情的好坏影响了其他人的好心情。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B: 宋濂是明代文学家,代表作《送东阳马生序》,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
C: 鲁迅在我们初中阶段留下了许多的作品,在作品中有许多表达了鲁迅先生对老师的怀念之情,例如选自《朝花夕拾》的《藤野先生》就是其中的一篇。
D: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宋代的范仲淹,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对后世影响极大。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清代科举的正式考试分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考中后称举人,会试考中后称进士,殿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
B: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其中“和”是连词,“如”是动词。
C: 律诗每首八句,其中二,四,六,八句要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韵脚可平可仄;颔联、颈联必须是对偶句。
D: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的杂文颇为相似,如《爱莲说》《马说》等。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雪,南国的松软美丽的雪啊!它纷纷扬扬,比春天一树树的梨花还要美。这时,北风变得柔和了,吹着它,上下翻费,轻轻的降落,使人能看清那六角的菱形,看到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①有时候,真愿意伸出舌头,希望能接到一片雪花,那淘气的愉快里绽开了多少天真的梦。

②不知它是否依恋天空,还是想委身大地。

③忽然,它落进了我的颈脖,像个小绒毛,却又摸不到它,产生了甜甜的微痒。

④它忽上忽下,是那样的轻盈而自由啊!

⑤我伸出手来,它会安静地落到我的掌心,在我的钟情的眼睛里,慢慢地消失了它的身影。

A: ③②④⑤①
B: ①②④③⑤
C: ⑤②④③①
D: ②④③⑤①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与文化,坚守诚信是当代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 作家曹文轩获得安徒生文学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人们对此评头论足 , 大加赞赏。
C: 侯万春院长亲自担任重庆火锅制作的大厨,煎炒底料、切煮肉菜、凉拌配菜……动作娴熟 , 一气呵成
D: 今年夏天,美国中西部各州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龙卷风灾害之一,遮天蔽日的旋风席卷一切,似乎要毁灭任何敢于阻挡它们前行的障碍。
6、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朝花夕拾》不全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式的孝道。
B: 《朝花夕拾》的序言《小引》采用散文式的笔法介绍了全书的内容、写作过程以及书名的含义等。
C: 《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
D: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集。这组作品主要记录了作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理历程,富有生活情趣。
7、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B: 近来,菲律宾对中国南海黄岩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C: 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竟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存在,对此,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
D: 受利益驱使,地沟油上餐桌、旧皮鞋熬制老酸奶等食品安全事件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8、历史上对阮籍好酒性格的描述是( )
A: 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B: 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C: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9、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利用“刀耕火种”毁林兴建农场造成了双重后果。

①同时也会减少大气中生命必不可少的氧气含量。

②这样,最后只能是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

③首先,砍伐林木减少了光合作用,最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④其次,放火毁林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

A: ③①④②
B: ①③②④
C: ③④②①
D: ②①④③
10、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高速磁浮列车具有速度快、启动加速度大、爬坡能力强等。
B: 联合国气候大会与会代表对中国在本次大会上展现出的国际影响力和责任感表示了肯定。
C: 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送“一箭六星”。
D: 就像一面旗帜,引领着我们奋斗和前进的正确方向;就像一个标杆,量出了新时代共产党人应有的境界高度。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 )这首诗的题目为“春望”,请细读一,二两联,说说杜甫望见了哪些景象?这是一种什么抒情手法?
(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项籍

项籍者,下相①人也,字羽。项籍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下相:古县名。在今江苏宿迁境内。②项梁:项羽的叔父。

( 1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项籍时(年轻)
B: 剑一人敌,不学(值得)
C: 梁与籍观(都)
D: 才气人(过分,过于)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梁以此奇籍。

( 3 )文中体现项羽有称霸天下的野心的语句是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子有一天突然很高兴地对他的学生说:“予欲无言。”子贡就接着问他:“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这段赞美无言的话,本来从教育方面着想。但是要想明了无言的意蕴,宜从美术观点去研究。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迭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在文学作品中,言语之先的意象,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都要尽美尽善,才能引起美感。

尽美尽善的条件很多。但是第一要不违背美术的基本原理,要“和自然逼真”。这句话讲得通俗一点儿,就是说美术作品不能说谎。不说谎包含有两种意义:一,我们所说的话,就恰是我们所想说的话;二,我们所想说的话,我们都吐肚子说出来了,毫无余蕴。

意既不可以完全达之以言,“和自然逼真”一个条件在文学上不是做不到吗?或者我们问得再直截一点,假使语言文字能够完全传达情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的铢两悉称,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

这个问题是了解文学及其他美术所必须回答的。现在我们姑且答道: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

先从事实下手研究。譬如有一个荒村或任何物体,摄影家把它照一幅相,美术家把它画一幅画。这种相片和图画可以从两个观点去比较:第一,相片或图画,哪一个较“和自然逼真”?不消说得,在同一视域以内的东西,相片都可以包罗尽致,并且体积、比例和实物都两两相称,不会有丝毫错误。图画就不然。美术家对一种境遇,未表现之先,先加一番选择。选择定的材料还须经过一番理想化,把美术家的人格参加进去,然后表现出来。所表现的只是实物一部分,就连这一部分也不必和实物完全一致。所以图画决不能如相片一样“和自然逼真”。第二,我们再问,相片和图画所引起的美感哪一个浓厚,所发生的印象哪一个深刻,这也不消说,稍有美术口胃的人都觉得图画比相片美得多。

文学作品也是同样。譬如《论语》“予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儿,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吗?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绝不回头吗?我看见这流水。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就值得玩味多了!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中——这种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可见。譬如陶渊明的《时运》“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读(山海经)》“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本来没有表现出诗人的情绪,然而玩味起来,自觉有一种闲情选致,令人心旷神怡。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此外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虽然说明了诗人的情感,而所说出来的多么简单,所含蓄的多么深远!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譬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问。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颠。”四十字把乡村风景写得多么真切!再如杜工部的《后出塞》:“落日照大旗,马呜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寥寥几句话,把月夜沙场状况写得多么有声有色,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战地情况还有多少为杜工部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 1 )第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 2 )请概括说明第三段中作者认为“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的理由。
( 3 )请简要分析节选文字的论述层次。
阅读课文《美丽的颜色》,回答问题
( 1 )居里夫妇的工作是“极端艰苦”的,但他们在工作中却感受到了“极大的快乐”。“极端艰苦”具体指什么?
( 2 )编者将本文节选内容标题“伟大的发现”改为了“美丽的颜色”,你更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 3 )判断下面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并说出其表达作用。

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 4 )赏析句子。

①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

②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 5 )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有何作用呢?
( 6 )通过阅读,你感受到了居里夫妇哪些可贵的品质?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用自己的姿势奔跑,是一种自信;用自己的姿势奔跑,是一种坚守;用自己的姿势奔跑,是一种智慧……按自己的路子走,有荆棘和坎坷,但也会有鲜花和鸟鸣,有无穷的乐趣。

请以“用自己的姿势奔跑”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择你最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③字数不得少于600;写作诗歌不少于20行。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