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眉山车辆厂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B: 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C: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
D: 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2、

指出解释正确的一项( )

A: 平天下:扫平天下。
B: 一帆风顺:船挂满船,顺水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阻碍。
C: 彷徨: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D: 治国:治理国家。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傍晚的夕阳,壮观磅礴,难怪人们感叹生命的渺小自然的伟大。
B: 面对难题,有没有自信,是成功的关键。
C: 他之所以不来,是因为他的母亲生病,他走不开造成的。
D: 对于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他们做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
4、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一碧万顷 鳏寡孤独 恃才放犷 忧谗畏讥
B: 豁然开朗 塞翁失马 辗转反侧 落英缤纷
C: 觥筹交错 箪食壶浆 老骥伏历 泯然众人
D: 披坚执锐 物事人非 一鼓作气 因势象形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新冠肺炎肆虐武汉的时候,日本从政府到民间都对中国人民伸出援手。很多网友表示,如果日本遇到困难,中国也一定要鼎力相助
B: 自三月以来,全国越来越多地区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零新增,全国人民都松了一口气,针对这种情况,专家呼吁:越是曙光在前,越不能掉以轻心
C: 今年春节,受新冠肺炎的影响,广州几乎万人空巷 , 人们都响应政府和专家的号召,选择宅在家里,安全过节。
D: 2019年暑假,《陈情令》的热播,让当中主演的两位青年演员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受到广大中学生的追捧。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喧嚷 重蹈覆辙 亵犊 断章取义
B: 朦胧 脑怒成羞 零驾 润如油膏
C: 襁褓 肃然起敬 禁锢 媚上欺下
D: 憧憬 登峰造极 咀咒 气吞斗牛
7、下列选项中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之一,有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
B: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三大高峰。唐有“大小李杜”,宋有豪放之“苏辛”,元有四大家。正如赵翼《论诗》中所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C: 雨果是法国作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雨果曾发表抗议信,怒斥英法强盗的罪恶行径。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复活》《九三年》等。
D: 成语“波澜不惊”出自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气象万千”、“心旷神怡”和“水落石出”也出自这篇文章。
8、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学且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我们不仅要从书籍记(zǎi)中了解那段历史,更要领悟永不褪色的“五四”精神,激励自己奋勇向前。
B: 中国智能制造产品高端大气,引领科技潮流,备受世人(cóng),客商纷至沓来,让厂商应接不遐。
C: 特朗普一意孤行地以霸凌行径开启贸易战,这是一种狭(yì)的“美国优先”思想的体现,将损害全球自由贸易体系。
D: 《神奇的汉字》节目通过妙趣横生的汉字游戏和详细生动的汉字讲解,对汉字追本朔源,演绎了中国文化的精(suí)。
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年中考数学试卷渗透了一些高中数学知识,难度系数远超去年。
B: 由于公共自行车站点比较密集,使江都区市民“绿色出行”更加便利。
C: 杨绛先生翻译的《堂·吉诃德》,已累计发行大约70多万册。
D: 低头族颈部肌肉损伤的原因,是颈椎长期承受重压所造成的。
10、下列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食或尽粟一石”“半匹红纱一丈绫”中“石”“匹”“丈”都是古代计量单位。
B: “矜”指老而无妻,“寡”指老而无夫,“孤”指幼而无父,“独”指老而无子。
C: 古时“黄发”指小孩,“垂髫”指老人;“甫”是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D: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分别是各地的民歌、宫廷乐歌和祭祀乐歌。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这首词上阙描写了边塞的什么景物?请用原词中的关键词语回答。
( 2 )有人认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你的看法呢?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两段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两段文字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富贵( ) 至陈:( ) 六月( ) 说陈王曰:( )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 3 )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

( 4 )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①原因:
②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寒门贵子,贵在奋斗

①古人云:“自古寒门出贵子,从来纨绔少伟男。”在当今社会,这样的观点也许有些片面,但它对于当今处于寒门的青年来说确实是起到了一定的鼓励作用。

②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

③“贵”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升官发财,也不意味着必须拥有多么高的社会地位,而是代表着人生进步的可能性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富二代、官二代无疑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贵”,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门青年,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创造了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贵子”的称谓自然当之无愧。作为哈佛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的中国寒门学子何江,曾讲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每到一个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平台,你会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而我相对来说,好奇心比较多,我就会有压力去把它学会,让自己不断补足短处。”

④寒门贵子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拥有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力量相关。在价值多元化、传播渠道扁平化的今天,“贵子”的意涵有了更为丰富的面向,同时,网络也为寒门青年走向成功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一位名为“搬砖小伟”的湖北青年石神伟,凭借一系列自制的高难度健身视频,在短视频分享平台上吸引了超过百万粉丝。这位寒门青年从留守儿童、网瘾少年一路走来,用健身不断磨练和改变自己,传递着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感动了无数网友。今天,许多像“搬砖小伟”这样寒门出身的“网红”,借助网络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社会进步传递着正能量。有人感慨,小伟的坚韧、低调和朴素,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他是真正属于今天的“寒门贵子”。

⑤当今社会,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工作平台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路径。但寒门贵子的诞在于自己打拼。一篇名为《寒门贵子》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这并不是鸡汤,而是说出了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寒门能否出贵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关于“命运”的话题,而是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

⑥由此看来,努力奋斗,成就寒门贵子。

(选自2017年5月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阅读全文,下列对文章的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

A: 湖北青年石神伟的成功,主要是借助了网络力量。
B: 文章第三自然段划线字“传统意义”指的是“有一技之长,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
C: 文所说的“寒门”,指的是贫穷,社会地位较低的家庭。
D: 寒门贵子普遍具有“勤奋、坚韧、低调、朴素、积极进取、拼搏向上、创造社会价值、传递着正能量”等品质。
( 2 )请归纳这篇中心论点。

( 3 )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任选出其中一种并做出分析。

( 4 )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自然段画线句子“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的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阳光下的守望
①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母亲脸上早已狼藉着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就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花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了一尊雕像。
②树阴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阴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个比仲春的冰还薄的笑,小声嗫嚅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再劝她
④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半个小时,也许是一个小时,母亲就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她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⑤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⑥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⑦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我的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阳光下的守望》)

( 1 )母亲在烈日下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只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这说明了什么?

( 2 )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请说说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 3 )第⑤段中当母亲昏迷不醒的时候,医生为什么还在“微笑”呢?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母亲全身被汗水浸湿的样子非常好笑。
B: 看到大家都来帮助这个昏倒的母亲,医生感到很欣慰。
C: 医生明白母亲昏迷不醒的真正原因,他有把握把母亲救醒。
D: 因为母亲的孩子在考场上取得了好成绩,医生为她感到高兴。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也是一种幸福(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牵挂”、“等待”、“放弃”、“挫折”“疼痛”等)

要求: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班级。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