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满城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春天的海南是个美丽的季节。
B: 班里同学基本全都交作业了。
C: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D: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2、仔细分析下列句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武汉重启,对全国疫情防控有着标志性的意义,但武汉“解封”并不意味着疫情防控的完全胜利。
B: 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武汉市应持续做好防控,才能守住来之不易的良好形势。
C: 要想革除不吃“野味”的陋习,需要人们在生活观念和消费习惯上来一场革命。
D: 与受伤的身体相比,心理上的伤害像一座冰山,问题都埋在看似平静的海面之下。
3、请将下面《水浒传》与武松有关的几个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 )

①打虎景阳冈 ②大闹飞云浦 ③血溅鸳鸯楼 ④醉打蒋门神


A: ①④②③
B: ①④③②
C: ③①④②
D: ③①②④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是对心智水平的一种检验。
B: 设立“中国旅游日”,旨在以强化旅游宣传,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为目的。
C: 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D: 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B: 欲与/天公/试比高
C: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 只/识弯弓/射大雕
6、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美丽的大海的深处,其实有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B: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 如果你真正相信某件事,不管多么微不足道 , 它都值得捍卫。
D: 今天爸爸说放学带我去游乐园,我很期待,上课都有点心不在焉
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王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B: 临近中考,别的同学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C: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成就,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流血流汗拼搏出来的。
D: 国庆节凌晨,各高速公路上汽车摩肩接踵 , 迎来了拥堵高峰。
8、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敬业与乐业》是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梁启超写的一篇抒情性散文。
B: 《乡愁》这首诗以空间的变化来组织全诗,表达了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
C: 《你是人间四月天》和《精神的三间小屋》的作者分别是毕淑敏和林徽因
D: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六一居士,晚年又号醉翁。
9、

下面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大西北是很多人心中的向往:那里有最_____澈的苍穹,湛蓝的天空追逐着洁白的云朵,纯净得没有一丝污_____,美得静谧,灵透,让人不禁联想到“无边蓝锦俯山河,点点棉絮形如车”的意境;那里有最炙热的戈壁,黄沙漫漫,烈日灼灼,让你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这些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_____赠。失意之时,不妨来一次大西北的旅行,让极致的美景抚慰我们的灵魂,沉静下来,消除_____弱,重塑信心,朝着更美好的自己靠近。

A: dēng huì guì
B: chéng suì kuì xū
C: chéng huì kuì nuò
D: dēng suì guì nuò
10、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⑴那段日子里,每当我的思念 得将要溃堤时,竟是书中许多句子和意象安慰我、帮助我平静下来。

⑵每年中考期间,宁波市交警部门就会根据当时的实际交通情况,对部分路段采取临时交通 等措施,保障了考试顺利进行。

⑶戏台楼口百子图这组浮雕,人物造型神情兼备, ,刀法精湛,体现了明清时期宁波木雕工艺的最高水平。

A: 汹涌 管制 惟妙惟肖
B: 汹涌 管辖 绘声绘色
C: 冲刷 管制 绘声绘色
D: 冲刷 管辖 惟妙惟肖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 这首诗既抒写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也表达立志报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立意高远,感情充沛。
B: 诗的前两句议论、抒情。“浩荡”写“离愁”之大,“白日斜”指离别的时间,也渲染出惨淡哀伤的气氛。
C: “浩荡离愁”的黯然神伤与“吟鞭东指”流露出的暂时的放松相互映衬,是诗人复杂心情的真实写照。
D: 诗的后两句展开联想,用“落红”比喻朝廷,借此表达自己虽然不被重用却依旧甘愿奉献的爱国热忱。
E: 这首诗寓理于景,借物抒情。受生活中“落红”“春泥”“护花”等现象的启迪,写出打动人心的名句。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乙】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丙】列子学射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知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列子•说符》)

【注】①[中]射中箭靶。②[守而勿失]牢牢记住不要忘掉。守,掌握,遵守。

( 1 )下面句子中“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 )
A: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
B: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
C: 然足下卜鬼乎
D: 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
( 2 )指出下面括号中词语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 )
A: 皆次当(行:行军) 天大雨(会:恰逢)
B: 以为死(或:有的人) 楚人之(怜:爱戴)
C: 鬼(念:念叨) 又令吴广(间:暗地里)
D: 卒中往往语(往往:经常) 皆指陈胜(目:看着)
( 3 )下面对《木兰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表现了木兰购买战马和用具的忙碌,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B: “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表现了木兰的女儿心思和军情紧迫,使故事更具传奇色彩。
C: “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三个对偶句简洁明快,写出了战事推进的迅猛与激烈,表现了女英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悍的尚武精神。
D: 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构思,写得繁简极具匠心,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
( 4 )下面对《陈涉世家》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体现了陈胜对形势的准确分析与判断。
B: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写出了陈胜对民心的深刻洞察。
C: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表现了陈胜对天意的准确领悟和把握。
D: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生动表现了陈胜谋略所产生的奇特效果。
( 5 )下面对《列子学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事揭示了学习要举一反三的道理。
B: 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C: 关尹子要求列子从学射中自己去探究射中的道理。
D: 治理国家、为人处世和学习射箭的道理是一样的。
( 6 )请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两处)。

非 独 射 也 为 国 与 身 亦 皆知之。

(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牵牛花:最美的花
①我最喜欢的花是什么呢?说出来你有可能不信:牵牛花。我尤其喜欢晚秋山坡上野生的牵牛花和故乡木篱笆上的牵牛花
②时下正是晚秋。十一月都过去了三分之一。十多天前还满树葱茏神气活现的刺槐,现已形销骨立只剩几枚叶片了,犹如举着降旗的残兵败将。就连一味疯长的野草也已乖乖缩回自己固有的领地,蔫了,黄了,枯萎了。惟独牵牛花不同。深紫的,浅蓝的,粉红的,条纹的,仍开得生机蓬勃顾盼生辉。【A】有的“唰”一下子在荒草地绽开无数多情的笑靥,有的“忽”一下子蹿上枯枝擎起高傲的喇叭,有的在路旁沙地上绣出斑斓的图案。后来,我的目光久久停留在山坡中间由石块和青砖砌成的半堵残墙上面。墙上的爬山虎没了叶片,只剩几条细蔓紧紧攀附不动,如老人手背上的几根细筋。墙根的芒草也已无精打彩。却见四五朵红蓝两色的牵牛花在残墙上开得正艳,薄薄的花朵在清冷的秋阳下抖出妩媚的光彩。枯黄与娇艳,残缺与圆满,寂灭与生机,刚与柔,厚与薄,重与轻——世上难道还有比这更美妙更和谐的对比与反差吗?我一时忘了移步,默默凝视良久。谁都知道牵牛花是生命力脆弱的花。盛夏时节,太阳出来两三个小时一支支小喇叭就合拢起来。而就整个植株来说,生命力却又那么顽强。正如故乡的母亲说的:“这花可能开了,能开到老秋”(老秋是土话,晚秋)——开不到中午的牵牛花却能开到晚秋。
③是的,我所以喜欢牵牛花,也和故乡有关。
④小时候好几年是在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度过的。奶奶特别喜欢牵牛花。每到入夏时节,茅屋小院的木篱笆就爬满五颜六色的牵牛花。牵牛花比人醒得早,人还没睁眼没张嘴,牵牛花就悄悄张开嘴巴,张成一个个玲珑剔透的小喇叭。【B】薄薄的,颤颤的,嫩嫩的,艳艳的,真想上去吻一口,用舌尖把上面晶莹的露珠舔进嘴里。那是真正的花篱。花篱外面跑着叫着七八只芦花鸡和三五只白鸭,花篱里面有一排金灿灿的向日葵,有好多架黄瓜和两三垄西红柿。奶奶屋梁上悬一个不大的柳条篮,奶奶每每从篮里摸出小红灯笼似的西红柿给我。记得最好吃的是一种叫毛柿子的西红柿,桃形,不大,顶部有尖,毛茸茸的,咬一口能甜得人发抖。奶奶自己却不舍得吃,笑眯眯看着我狼吞虎咽。对了,篱笆西端有一棵不高的杏树,牵牛花在篱笆上爬不开了,就爬到杏树上去。杏熟的时候,嫩黄色的杏有的贴着牵牛花,有的在牵牛花下捉迷藏。它们当然逃不过奶奶的眼睛。奶奶拎个小筐摘下来,等我放学回来吃或第二天塞进书包让我在上学路上受用。那时不比现在,艰苦岁月,贫穷乡间,有杏吃已经美上天了。
⑤这么着,看见牵牛花,眼前有时就浮现出已经去世三十多年的奶奶慈祥的面影,甚至嗅出嫩黄瓜的清香,舌底生出毛柿子和黄杏那甜甜黏黏的汁液,心头泛起悠悠忽忽的乡愁……
⑥或许你认为权倾一时是幸福,金榜题名是幸福,富甲一方是幸福,扬名海外是幸福。但对于我,最幸福的,莫过于夏日清晨从爬满牵牛花的山坡或木篱间走过。(选自《中国海洋大学报》,有删改。作者林少华:教授,当代著名翻译家。)

( 1 )细读第②段,找出“枯黄与娇艳,残缺与圆满,寂灭与生机”中的“残缺”具体指代的内容,填在下面的空格上。(要求:每一点不超过15字)
①刺槐,形销骨立只剩几枚叶片; ② ;③ ; ④

( 2 )本文语言很有表现力,请结合文意,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加以品析。
A.有的“唰”一下子在荒草地绽开无数多情的笑靥,有的“忽”一下子蹿上枯枝擎起高傲的喇叭,有的在路旁沙地上绣出斑斓的图案。
B.薄薄的,颤颤的,嫩嫩的,艳艳的,真想上去吻一口,用舌尖把上面晶莹的露珠舔进嘴里。
我选( ),品析:

( 3 )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第①段中“我”为什么“尤其喜欢晚秋山坡上野生的牵牛花和故乡木篱笆上的牵牛花”?

( 4 )文章结尾说:“最幸福的,莫过于夏日清晨从爬满牵牛花的山坡或木篱间走过。”结合全文及你的生活体验,写一则关于“幸福”的150字左右的随感。
【帮帮你】随感就是用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文章中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情感意义,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理解和感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喝得很慢的土豆汤

肖复兴

①那天下午两点多钟,我和妻路过北大,因为还没有吃午饭,突然想起儿子曾经特意带我们去过的一家生意很红火的朝鲜小饭馆,便去了这家小饭馆。

②因为不是吃饭点儿,小馆里空荡荡的,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笑着问我们吃点什么。我想起上次儿子带我们来,点了一个土豆汤,非常好吃,很浓的汤,却很润滑细腻,特殊的清香味儿,撩人胃口。不过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我忘记是用鸡块炖的还是用牛肉炖的了,于是便对凄予嘀咕:“你还记得吗?”妻子也忘记了。没想到,小姑娘这时对我们说道:“上次你们是不是和儿子一起来的,就坐在里面那个位子?”

③我和妻子都惊住了,她居然记得这样清楚!更没想到的是,她接着用一种很肯定的口气对我们说:“那次你们要的是鸡块炖土豆汤。”我开玩笑地对她说:“你就这么肯定?”

④她笑了:“没错,你们要的就是鸡块炖土豆汤。”我也笑了:“那就要鸡块炖土豆汤。”

⑤刚才和小姑娘的对话,让我在那一瞬间都想起了儿子。A思念,一下子变得那么近,近得可触可摸,仿佛一伸手就能够抓到。B两个多月前,儿子要离开我们去美国读书,临走前特意带我们来到这家小馆,特别推荐这个鸡块炖土豆汤,所以,那一次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很慢,临行密密缝一般,彼此嘱咐着,一直从中午喝到了黄昏。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土豆汤里了。

⑥事情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这个小姑娘居然还能够如此清楚地记得我们坐的具体位置,而且还记得我们喝的是鸡块炖土豆汤,这确实让我百思不解。汤上来了,我问小姑娘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她笑笑,望望我和妻子,没有说话,转身离开。

⑦我抿了一小口,两个多月前的味道和情景立刻又回到了眼前,熟悉而亲切,仿佛儿手就坐在面前。

⑧那天下午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临走的时候,我忍不住又问小姑娘,她还是那样抿着嘴微微笑着,没有回答。

又过了好几个月,树叶渐渐变黄了,天也渐渐地冷了。一天下午,还是两点多钟,我去中关村办事,那家小馆,那个小姑娘,和那锅鸡块炖土豆汤,立刻又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似的,闯进我心头。离这不远,干吗不去那里再喝一次鸡块炖土豆汤?

⑩因为不是饭点儿,小馆依然很清静,不过里面已经有了客人,一男一女正面对面坐着吃饭,蒸腾的热气弥漫在他们的头顶。背对着我坐着的是一个年龄颇大的男子,走近了,我发现那个女的,就是那个胖乎乎的小姑娘。她也看见了我,向我笑笑,算是打了招呼。那男的模样长得和小姑娘很像,不用说,一定是她父亲。

⑾我要的还是鸡块炖土豆汤。因为炖汤要一些时间,我走过去和小姑娘聊天,看见他们父女俩要的也是鸡块炖土豆汤。我笑了,她也笑了。我问:“这位是你父亲?”她点点头,有些兴奋地说:“刚刚从老家来,我和爸爸都好几年没有见了。”“想你爸爸了?”她笑了,她的父亲也很憨厚地笑着。

⑿难得父女相见,我能想象得出,一定是女儿跑到北京打工好几年,终于有了一次父女见面的机会。我不想打搅他们,但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我忽然明白了,这个小姑娘当初为什么一下子就记住了我们和儿子,记住了我们要的鸡块炖土豆汤……

⒀那一个下午,我的土豆汤喝得很慢。我看见,小姑娘和她爸爸那一锅土豆汤也喝得很慢。亲情,在这一刻流淌着,浸润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

(原文有改动)

( 1 )文中第五段A处画线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 2 )作者写到“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土豆汤里了”,根据上下文,请你具体说出其中有哪些味道。
( 3 )文章第⑤段中B处画线句子采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
( 4 )第⑨段中划曲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5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中最后一句“亲情,在这一刻流淌着,浸润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时光”是指时间间隔,即一段时间中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每个人的生命中,总有一个“你”,温暖着我们的一段“时光”。

请以《你温暖了我的时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等信息;书写认真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