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韶关市南雄市全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要欣赏动人的景色,莫如去北海。 。宛如一幅黑白相间的水墨画。

①琼岛高拥,堆砌成一座玉山

②湖面结成厚冰,变成一面大圆镜

③尤其是五龙亭,更显得玲珑剔透

④山上的老柏,被雪衬成了黑色

⑤北岸的楼阁树林,全成了玉琢的

⑥若由北岸看南岸,就更有趣了


A: ①④②⑤⑥③
B: ⑤⑥②③①④
C: ②③⑥①⑤④
D: ②⑤③⑥①④
2、下列句子没有用比拟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
B: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C: 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D: 咆哮的洪水像猛兽一样吞没了整个村庄。
3、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风筝》《孔乙己》《故乡》等鲁迅的作品。
B: 《论语》《孟子》是儒家经典,《庄子》则蕴含了深刻的道家思想。
C: 《犟龟》《白鹅》《骆驼寻宝记》都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童话作品。
D: 《茶馆(第一幕)》反映了清朝末年黑暗腐朽、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4、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获(pǔ) 单(bó) 情不自(jìn)
B: 首(qiáo) 肪(zhǐ) 追本源(shuò)
C: 责(jié) 鸟(kàn) 谆谆教诲(zhūn)
D: 意(xiá) 机(jiè) 恶扬善(chéng)
5、下面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真是名副其实的身边好人。
B: 4月23日“灵石县第八届全民读书月”活动在县文化艺术中心启动,活动现场的大庭广众络绎不绝。
C: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D: 她的作品在这次征文比赛中脱颖而出 , 得到评委的一致认可。
6、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宏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成分残缺,应把“通过”或“使”删去)
B: 这学期我读了不少诗歌、小说、散文和文学作品。(分类不当,应将“诗歌、小说、散文和”或“和文学作品”删去)
C: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取得了约500项左右的专利成果。(语义重复,应把“约”或“左右”删去)
D: 同学们一起来到养老院探望老人和他们的生活状况。(搭配不当,应把“探望”改为“探访”)
7、

下列划线词语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B: 在约热内卢奥运会,中国女子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凭借令人捧腹的表情包,让鲜为人知的她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
C: “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 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8、下列_______项与屈原无关。( )
A: 爱国主义诗人
B: 赛龙舟
C: 包粽子
D: 《蒹葭》
9、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望(kuì)行(zǎn)气(òu)噪(guō)
B: 怒(chēn)得(shěng)地(nèn)干(xì)
C: 当(gòu)下(piē)怨(chàng)计(jiǎo)
D: 自(wù)尴(gà)辩(chéng)刀(pō)
10、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
B: “啊,萤火虫就在我的手上。”影子兴奋地告诉盲孩子,“你把它接过去,它一点也不烫手,真的不烫手。”
C: 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高的白石基上。
D: 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
(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 3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陈康肃公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

(乙)

孟源有自是名之病,先生屡责之。一日,警责方已,一友自陈日来工夫请正。源从旁曰:“此方是寻着源旧时家当。”先生曰:“尔病又发。”源色变,欲有所辨。先生曰:“尔病又发。此是汝一生大病根。”

(选自王阳明《传习录》,有删改)

【注释】①自是:自以为是。②日来工夫:近日来自己修身的情况。③正:指正。④寻着:达到。⑤家当:指修行的水平。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陈康肃公尧咨射________

②孟源有自是名之病________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微颔之 当涉猎
B: 汝知射乎 女无所思
C: 但手熟 病又发
D: 睨 , 久而不去 先生屡责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②源色变,欲有所辨。

( 4 )陈尧咨和孟源两人性格有什么相同之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墙角,那个吮手指的男生

①我在讲台上正做板书时,一回头,又一次发现了那个男生,正低着头,在吮着自己的手指,透过他的表情和眉目,我知道,他肯定是又走神了。我一直很纳闷,偌大一个男孩了,竟然还会做出这么幼稚的举动,这次,我决计给他点颜色看看,要不然,这帮“淘孩子”肯定以为我个新来的老师没脾气。

②我把那个男孩儿喊到了讲台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纠正他说,你知道不知道,一个男生已经12岁了,还吮手指是很幼稚的行为?

③男孩涨红了脸,默不作声,头也耷拉着,像个被拧折了腰的向日葵。

④台下也一阵哄笑。我当即制止了大家的嘲笑声,继续对男孩开导道,我才代你的课一个星期,这已经是我第五次发现你吮手指了,手指对于我们来说,经常要拿笔,摊开书本,甚至是搬动课桌……手指上多多少少会带有细菌的,你这样做也是很不卫生的。

⑤男孩的头俯得更低了,仿佛要躲进那件掉了只纽扣的衣衫里。

⑥下次别这样做了,好好听课,别再走神,好吗?我继续开导男孩。

男孩礼貌地点了点头,在他抬头的那一瞬间,我发现他的眼角溢满了泪水。那一瞬间,我突然间意识到了什么,赶紧把男孩请回了座位,并替他解围说,其实,今天的事情不能全怪他,主要原因是由于我造成的,我的课讲得太枯燥了,不生动,这才致使大家走神,今后,我一定要花大力气备课,和同学们一道,把我们的语文课上得更圆满。

⑦紧接着,下课铃响了,我顺势走出了教室。然而,坐在办公室里的我却再也不能平静,我在想着刚才男孩眼睛里的泪水,我那样做会不会太伤男孩的自尊了呢?不行,我还得瞅机会找男孩好好谈谈。

⑧那天放学就已经将近六点了,我正在收拾教具时,我所授课的那个班的班长敲开了我办公室的门,看到就我一人在,他就仔细地给我说起了那个吮手指的男孩的家境。

⑨班长告诉我,他与那个吮手指的男孩是邻居,也是最好的朋友。男孩六岁时,母亲就离他而去了,他的母亲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向来就对他要求得十分严格,即使是在病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监督儿子学习,他的家里很穷困,男孩自幼连一整罐蜂蜜都没见过,他又爱吃甜品,母亲就用买药的钱给他买了一罐蜂蜜,困的时候,母亲就会用小刷子在他的手上一刷,供他吮吸,这样,他就不会犯困了,后来,这一招屡试不爽,再后来,条件反射似的,即使不抹蜂蜜,只要吮吸一下手指,他也就不困了。他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但是,母亲的离世对他的影响很大,为了挣学杂费,他不得不在课余时间在垃圾堆里淘些饮料瓶以贴补家用,所以,他经常在路灯下一淘就是半夜,能不困吗?老师,请您一定要原谅他……

⑩班长的话没有讲完,我的泪就簌簌地落满了前襟。那天晚上,我特意到超市买了两大罐蜂蜜,还有一些文具,但我并没有直接给他,而是借着月色,把男孩约到了操场上……

⑪那晚,男孩说了一段足以让我铭记一生的话,他说,妈妈告诉他,一个心里装着蜂蜜的人,在青春的路上是永远不会犯困的,他会甜蜜地走过苦涩!

( 1 )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叙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 2 )结合具体语境,赏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男孩涨红了脸,默不作声,头也耷拉着,像个被拧折了腰的向日葵。

( 3 )你觉得那个爱吮手指的男孩儿是个怎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分析。

( 4 )第⑩段“班长的话没有讲完,我的泪就簌簌地落满了前襟”,说说我为什么流泪?

( 5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一个心里装着蜂蜜的人,在青春的路上是永远不会犯困的,他会甜蜜地走过苦涩!”这句话的理解。(80字左右)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鲁迅

①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②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③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④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⑤“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⑥“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⑦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⑧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 1 )结合对全文内容的把握,说说选文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 2 )选文第①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 3 )作者在全文中既写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写了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想想就开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能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书写规范、美观,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