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西安市七十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选聘 硕果 狂风怒号
B: 校补 拆损 燕然勒功
C: 调羹 怆然 迥乎不同
D: 孤孀 严谨 五脏六腑
2、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
A: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集中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
B: 《水浒传》中,武松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大闹野猪林,血溅鸳鸯楼,是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C: 《格列佛游记》中的大人国国王是一位博学、理智、仁慈、治国能力很强的开明国君。
D: 《西游记》是我国经典小说之一,是最成功的带有童话神话色彩的文学巨著。
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游山西村》中的“春社”是古代祭祀名,春天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收。而在《社戏》中的“社”是绍兴一种居住区域,而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 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
C: 《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作品集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封号式、表字式。
D: “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泰山,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江阴”即长江之南。
5、下列句子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生态乡村处理生活垃圾的经验。
B: 《中华文明之美》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C: 党中央审时度势,纵览全局,践行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D: 据调查,我国超过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b、膳食纤维等的缺失。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之一,主人公祥子拉着一辆黄包车在风雨中哆嗦,在烈日下喘息,在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后,变得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
B: 同样以母爱为主题,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而学者胡适在《我的母亲》中通过回忆母亲的教子方式来体现。
C: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一般都是不用韵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D: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合称“大李杜”。代表作有《春望》《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
7、

下列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拂晓(fú) 荒谬(miào) 锐不可当(dāng) 张惶失措(huáng)
B: 诘问(jié) 愧怍(zuò) 长途跋涉(pá) 穷愁缭倒(liáo)
C: 繁衍(yǎn) 归咎(jiù) 风雪载途(zài) 重峦叠嶂(zhàng)
D: 殷红(yīn) 两栖(qī) 消声匿迹(nì) 惟妙惟肖(xiào)
8、北宋是我国古代纂书.修书的繁盛时期,最能代表这一时期书籍事业成果的是四大类书。下列哪部书不是四大类书之一?( )
A: 册府元龟
B: 太平御览
C: 太平广记
D: 佩文韵府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 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是看他做出的突出成绩。
C: 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目光,打动着亿万百姓的心弦。
D: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
10、

对下面语句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富贵,无相忘 苟:苟且。
B: 天大雨,道不通 会:适逢。
C: 士卒,楚人之 怜:爱戴。
D: 天下 , 宜多应者 唱:通“倡”,首发。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城阙辅之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离,同时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1 )分析首联中的“辅”、“望”妙在何处?

( 2 )简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蕴涵的哲理。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馀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注)①范蠡:人名,越国大夫②保栖:守卫居住

( 1 )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臣之妻臣________ ②时时而进________

用凶器________ ④战者德也________

( 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B: 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C: 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D: 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②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

( 4 )简要分析邹忌和范蠡劝谏的方式和结果有什么不同?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
李良旭
父亲拿起一把农具,招呼我和他一起到地里翻整土地,准备播种新的农作物。
我皱了皱眉头,放下书本,拿起墙边一把锄头,悻悻不乐地跟在父亲后面。田野里,有不少人家在地里忙着翻整土地,空气中散发出阵阵泥土的馨香。
不一会儿,就到了我们家那几亩田的地方。我看到,田地已被父亲翻整了差不多了,只剩下一小块了。
父亲是一名农家老手,种了一辈子土地,硬是靠这几亩薄田,抢种抢收,把这里的每一寸泥土都利用到了极致,支撑起一个大家,还供几个子女上学,真的挺不容易的。
此时,看着那一小块没有翻整的土地,我心里不免有些怨言,就这么点大,您一个人干不就行了,还要喊我来干什么?父亲大概看出我的心思,笑道:“别老闷在屋里看书了,出来干干活,透透气,出出汗,过一会儿再看书,这样学习效果好。”父亲这么一说,我有些脸红了,没想到,自己的心思被父亲看破了。
我下了地,拿起锄头开始锄地。泥土很硬,刚刚割完稻子的田地里,还有一茬茬稻子的根部,伸出一根根光秃秃的脑袋,像被剃了光头。我高高举起锄头,一锄头下去,只刨出一小片土,泥土飞溅,还将我的手掌震得生痛。父亲在不远处,看到我的窘相,一直在抿嘴偷笑。
我气恼地用力锄着地,心想,我一定要争口气,把这块地翻整好了,让您瞧一瞧,我也不是孬种。
我看到,地上还有一些枯黄的稻草,锄起地来碍手碍脚的,就弯下腰,准备将那些散落在地上的稻草捡起来。我刚捡拾了几根稻草,突然“哎哟——”一声,我赶紧扔下手里的稻草,发现一根手指被稻草划出一条细细的小口子,小口子上渗出殷红的血来。
父亲听到声音,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了过来,他看到我手指上的血印,说道:“怎么这么不小心?这稻叶锋刃着呢!”说罢,他走到田埂处,找到一种草茎,放在嘴里嚼啐后,敷在我的伤口处。被嚼烂的草茎泛着嫩绿色的汁液,浸润在伤口处,有种痒酥酥的感觉。我问:“这是什么?”父亲说:“这是一种止血草药,嚼烂后敷在伤口,止血效果好,伤口很快就长好了。”
我沮丧地说:“没想到,这软绵绵的稻草,还这么锋利,竟能将我的手指划破!”
父亲说道:“我们农民有句顺口溜,叫‘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无论它是在田里生长中,还是被割下躺在地里,任凭风吹雨淋,哪怕快要腐烂了,它的叶子,依然锋利无比,像一把刀子,再加上你缺乏劳动,两双手都是细皮嫩肉的,一不小心,肯定会划破你的手指。”
说道这里,父亲含嗔道:“去吧,到上面息息吧,这巴掌大的一块地,我一会儿就锄完了。”
我走到田埂上,望着在田里干活的父亲。父亲身板很结实,古铜色的脸庞,晒得黝黑,粗大的手掌,骨骼突出。父亲一锄头锄下去,立刻刨开很深的一大块泥土,翻出的泥土一侧光滑、幽亮,像一块磨刀石。父亲不时也顺手捡起田里的几束稻草,扎成一小把,扔到田埂上。
我不由得赞叹道:“爸,您劲真大,一会儿,就翻整了这么一大块地方!”
父亲将身子支撑在锄把上,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脸上一下汗,爽朗地笑道:“孩子,这种田的学问大着呢,就像你学习,知识永远学不完。我们要像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永远保持着一种锋利,哪怕倒下了,也不失锋利,这是一种精神!”
太阳渐渐西下了,父亲将地也全部翻整完了。父亲将农具收拾好,走到我跟前,说道:“将手上的汁液拿掉吧,看看伤口怎么样了?”
我小心翼翼地将手指上的鲜嫩的汁液抹去,一看,伤口已好了,只有一道淡淡的痕迹。我惊喜道:“这草药真灵,只一会儿工夫,这手指上的伤口就好了。”父亲感慨地说道:“这是我们农民在长期劳动中,得到的一种就地取材的经验。”父亲用手一挥,兴奋地说道:“这田野里到处都是宝啊!就像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从来没有无用的时刻。
父亲又说到“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我不由微微一震。我忽然想到,在父亲的生活里,永远有一个“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的信念,这个信念,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从没有熄灭过,支援着他整个人生。
我低头看着我被稻叶划破的手指,突然有一种幸福的感觉,我似乎看到了一种人生的信念和力量。
(选自《太原日报网》2015年2月3日,有删节)
( 1 )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补全文章所叙述的事件。

________ , 被稻草划破了手,________ , 父亲告诉我要像稻草上的刃一样锋利,________

( 2 )文中划线句说“就像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从来没有无用的时刻”,联系上下文,说说“稻叶上的刃”的有用之处具体表现在哪里?

( 3 )下面两个句子生动形象,情感丰富,请加以赏析。

①我高高举起锄头,一锄头下去,只刨出一小片土,泥土飞溅,还将我的手掌震得生痛。

②父亲一锄头锄下去,立刻刨开很深的一大块泥土,翻出的泥土一侧光滑、幽亮,像一块磨刀石。

( 4 )有人认为,文章倒数第二段由“稻叶上的刃”写到父亲这部分内容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必须保留这一段文字才顺畅,你更赞成哪种说法,请从结构、手法、内容、主题等方面谈谈你的观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默扶

池塘的荷花开了,分外红艳,但更吸引我的却是那碧绿的荷叶。片片绿叶静静地铺展在池塘里,默默地映衬着盛开的荷花。

在这个盛夏时节,我平静地坐在池塘边,欣赏着眼前的景色。

爸爸妈妈从小就跟我说过,我就是为了照顾哥哥而存在的。

哥哥出生没几个月就被查出了是脑瘫,为了给哥哥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外债。父母好像一夜之间就老了。

迫于生计,也为了以后有人可以照顾哥哥,父母决定再要一个孩子。

因此我出生了,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注定要肩负起照顾哥哥的责任……

时光荏苒,十八年过去了,我俩已经长大成人。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我扶着哥哥上学放学,并照顾哥哥吃饭学习。我也曾在父母面前抱怨过,但却从未在哥哥面前流露过什么。是亲情的力量促使我一次次动容,一次次坚持了下来。

母亲退休后摆了一个早点摊子。父亲每天天还没亮就和母亲一起出摊,白天还要去工地打工,晚上回家还要和母亲一起做早点。每当我要帮忙的时候,他们都不肯,他们总说欠我和哥哥太多,愧对我们。

高考前夕,我来到父母房间打扫卫生,看见垃圾桶里满是带血的纸,我吓坏了。父母回来后我没敢问他们,我知道他们肯定不想让我们知道,如果贸然去问,他们一定会担心。直到父亲实在挺不住,住进了医院,我才知道父亲得了鼻炎癌,已经转移到肺部了……

在父亲的病床前,母亲对我说:“我和你爸决定了,你爸由我来照顾,你的任务就是在你爸住院期间照顾好你哥的一切!”

那段时间我很难过,但我努力让自己镇定。我知道我不能倒下,我如果倒下了,那么这个家也就倒下了。

高考结束了,我达到了重本线,老师说我可以报考南京大学,我很开心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母。父母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高兴,而是急切地问我哥哥的分数。当得知哥哥的分数只够上二本时,母亲叹了口气说:“你不能上重本,只能上二本。”父亲也神色凝重地接着说:“而且你必须和你哥哥报考同一所大学!”

“为什么啊!为什么每次都是哥哥,我也是你们的儿子啊!”我气愤的跑了出去。

我来到了池塘边,呆呆地站在那里,想了好久。“如果我不读二本,哥哥就没人照顾,读不了书怎么办?再说我去二本还可以拿奖学金,能够减轻父母的负担。更何况,父亲还生着病,我怎么好意思发脾气呢,真是不孝!”

我又匆匆的跑了回去,说:“爸,妈,我听从你们的决定,去上二本,不过爸爸你也要答应我好好治疗!”之后,我又特意去嘱托知情的老师和同学,请他们不要把我的分数告诉哥哥。

填报志愿前,我拿着一本“志愿填报指南”,在南京大学那一页看了好久,也幻想了好久,不舍得翻过

“小杰,你想啥呢?”哥哥扶着门走了过来。

“哥,你先别动,我来扶你,不然摔倒了又该受伤了。”我匆匆翻过了南京大学那一页。

“哥,我发现这几所学校咱俩可以报考,咱们来研究研究吧。”

填报志愿那天,我一个人来到了学校,在我和哥哥的志愿表上填报了同一所离家较近的二本学校。

日出日落,在大学校园里,我每天都扶着哥哥上学放学。我们每天一起去图书馆看书,一起回宿舍,一起欢笑。每到周末放假我都会出去找兼职:推销,家教,服务员……我都做过。我知道这个家需要我的支撑。

又是一年盛夏光景,我们一家人在荷塘边聊着家常,看着那一朵朵粉红的荷花,我开心的笑了。

(选文有改动)

( 1 )选文第一自然段的景物描写不仅暗示了当时的季节是________,还烘托了我当时________的心情,并且暗示了文章的主旨。
( 2 )面对“志愿填报指南”中南京大学那一页,我先前“不得舍翻过”的原因是什么?我后来“匆匆翻过”的原因又是什么?
( 3 )父母的哪些决定能够证明“我就是为了照顾哥哥而存在的”?
( 4 )父母总觉得欠我哥哥太多,愧对我们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请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推断,答出合理的三点即可)
( 5 )本文着力表现的是“默默扶持”,还是有人提倡“悄悄提醒”?你认为这种付出爱而不愿让受助者觉察到的方式可贵在哪里?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记者问:你最想和哪个后卫合作?

姚明说:这个名单很长,很长。有时候你不能挑你希望的东西,你得去适应你自己可以拥有的东西。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