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裨(bì)益 找茬(chá) 诠(quán)释 嶙(líng)峋B: 憧(chōng)憬 折叠 (dié) 刹(shā)车 模(mú)样 C: 霎(shà)眼 瑕疵(cī) 反刍(chú) 徘徊(huí) D: 踌(chóu)躇 锃(zèng)亮 一沓(dá)纸票 半明半昧(wèi) |
2、 | 下面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领中,让给人鹤立鸡群之感B: 港澳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已经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和重视,在峰会上恰如其分地展现了符合国力的影响力。 C: 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损失已经司空见怪,养成了一种麻木不仁的恶习。 D: 由于他入木三分的启发,我对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 |
3、 | 名著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B: 李逵——拳打镇关西(《水浒传》) C: 曹操——败走华容道(《三国演义》) D: 格列佛——游历慧骃国(《格列佛游记》) |
4、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省(xìng) 糜子(méi) 蓦然(mò) 龟裂(guī) B: 桕树(jiù) 行辈(háng) 亢奋(kàng) 俨然(liǎn) C: 晦暗(huì) 撺掇(chuān) 羁绊(jī) 襁褓(qiǎng) D: 斡旋(wò) 褶皱(zhě) 寒噤(jìn) 翌日(yì) |
5、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中描绘的景色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诗人虚构的? B: 石子入浅水,水花四溅,虚张声势;石子入深潭,悄无声息,不动声色。 C: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的身边需要有三,两个知心好友。 D: “你先坐下,”她说:“我们好好谈谈。” |
6、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婆娑(shā) 贮蓄 呕(ōu)心沥血 催枯拉朽 B: 毋(wú)宁 哐骗 相形见绌(cù) 怏怏不乐 C: 媲(bì)美 娉婷 爱憎(zēng)分明 娇揉造作 D: 筵(yán)席 豢养 怒不可遏(è) 戛然而止 |
7、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闲情,是____,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____,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____。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____。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②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 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 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A: ②①③④B: ④③①② C: ④①③② D: ②③④① |
8、 |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叱咄 一豆羹 羌管悠悠 温袍敝衣 B: 寤寐 麾下 锦帽貂裘 援疑治理 C: 嗜学 右擎仓 秋容如拭 裘葛之遗 D: 耄老 微霜 廪稍之供 德降望尊 |
9、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缄默 一霎时 姗姗来迟 冥思遐想 B: 羸弱 戈壁滩 一反既往 豁然贯通 C: 深邃 颤巍巍 更胜一筹 狂妄自大 D: 娴熟 文绉绉 重峦叠障 混为一谈 |
10、 | 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夏天,我想青城山应当算作最理想的地方。在那里,虽然我只住过十天,可是它的幽静已拴住了我的心灵。在我所看见过的山水中,这里只有没有使我失望。到处都是绿,目之所及,那片淡而光润的绿色都在轻轻地颤动,仿佛要流入空中与心中似的。这绿色像音乐,涤清了心中的忧虑。 B: “夏天,我想青城山应当算作最理想的地方。”这个句子中,“夏天”作主语 C: “虽然我只住过十天,可是它的幽静已拴住了我的心灵。”句是因果复句 D: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把“这里”和“只有”调换位置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1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2 )从情最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四联。 |
课内文言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①劳其筋骨(________) ②曾益其所不能(________) ③法家拂士(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第1自然段列举古代贤士的事例,说明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练,为下文的论证奠定了事实基础。 B: 文章第2段,从反面到正面,从国家到个人,来论证经受磨练的益处,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晰。 C: 从选文可以看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 D: 选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既增添了气势,也给人以美感。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唱歌,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
杏花村访酒
梁衡
①一般的可游之处,大约有两类。一是风景特殊的好,悦目赏心,怡人情怀;二是古迹名胜,可惊可叹,长人见识。当我去过我国著名的汾酒的产地山西杏花村后,真不知道,该怎样来将它归类。
②说是村,并名以“杏花”,其实现在这里只是一个普通的酒厂。历史上这里确曾杏林千亩,繁花如云的,但现在已荡然无存。可是凡来晋之人,无不尽力设法去游一次。这魅力,实在是因为它那骄傲的产品——汾酒。
甲 。
③来参观的人,一般安排两个节目,一是喝酒,二是看酒。先品其味,再看它的由来。餐厅是蛮别致的。墙上挂着名人字画,最醒目的是郭沫若手书的那首“杏花村里酒如泉”诗。墙脚有一个酒柜,内有两个坛子,分别装着“汾酒”和“竹叶青”。服务员按照一般酒馆的做法,打开柜盖,将酒灌入瓶,再由瓶斟入杯。当液面停止了波动,你看杯中的汾酒,纯净透明,就像刚才并没有注入什么。竹叶青呢?则呈一点淡淡的黄色,令人想起春天里新柳的鹅黄。不觉间,一阵清香已渐渐地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扑入你的胸怀,钻进你的衣袖。人们这时并不要靠眼鼻,而是全身无处不感觉到它的美了。主人举杯,我试酌一口,唇初沾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味柔和隽远。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甜的酒窝。但人们并没有大声赞美,只是微笑着颔首,仿佛怕喧声破坏了这酒的恬静。原来我国的名酒有四个香型,即:浓、酱、清、复合。这汾酒是清香型的代表。它不求那浓、那烈;只要这纯、这真。其他酒如艳丽少妇,浓装重抹,这汾酒呢,则如窈窕淑女,淡梳轻妆。大约正是因为这纯,才使它成为名酒之祖。贵州的“茅台”,是清康熙年间,一个山西盐商传去的。陕西的“西凤”,是“山西客户迁入,始创西凤酒”,至今我国不少地方的酒名中,仍带有“汾”字,如“湘汾”、“溪汾”、“佳汾”,可见其渊源。
④看酒的制作,是很有趣的。先将高粱等原料粉碎,拌上曲,压入一个个大瓮里,这瓮又要深埋入土中。这些原料及工艺看似很粗糙,甚至还有点不卫生之嫌。发酵之后,便放在一个大甑中蒸,一会儿便蒸馏出一股清澈的细泉,流入筒中,淙淙有声,这便是酒。酒泉接着汇入“酒海”。那是一个双层大厦的酒库,内放着一万三千多只半人高的大缸。酒在这里一直要静静地呆上二至四年才能出厂,这叫“熟化”,这套工艺大约酿酒之初即如此。每参观至此,客人们都会问,那粗瓷大瓮难道不可以换成水泥池或搪瓷罐吗?那丑陋的大甑不可以换成工业蒸馏塔吗?换是可以的,也确曾换过,但是那汾酒也便不是汾酒了。这些粗则粗点、丑亦够丑的瓮甑,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其间有什么奥秘,人们一时还难得仔细。另外,更神秘者还有二。一是这地下的水,二是这杏花村上空的空气。这里经年制酒,空气中却生出一种特别的微生物来,于汾酒的发酵特别有利。开始人们不知此道,有的老师傅退休后,身怀绝技,受聘他乡,但使出全身的解数,那酒终不姓“汾”。技艺可传,水与气难移。主人每向游人讲到此处,脸上总要漾出一种微笑,神秘、自豪、得意。这汾酒一九一六年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的金奖,一解放又被列为我国的八大名酒。以后其他名酒虽各有交替,它却稳坐交椅。
⑤当你走完全部生产线,在包装车间里对着透明胶管中那一股股急喷出来的、晶莹的酒泉,看着它迅速注满了一个个透明的玻璃瓶时,你又一次惊异于这酒的纯了,纯得像山泉。这泉不知来自多么深的地层,经过了多少砂石、岩层的过滤,终于溢出地面,在杂花野树与茂林修竹的覆蔽下静静地流淌。这实在是它的魅力,它的奥秘。
⑥喝过酒,也看过了酒,我们被让到招待所里小憩。这招待所也别致,是一所中国式的四合大院,取名曰“醉仙居”。院心有古井,有假山,山下有水,有草。草地上有一条泥塑的黄牛从山脚处转来。牛背上牧童横笛,牛后山石上有碑,题着杜牧那首“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名诗。环院,南北为客房,东侧为碑廊,记录着南北朝以来汾酒的历史。西侧为陈列室,里面也有许多关于汾酒的名人题词。这时,虽主人已在房中泡好热茶,连声招呼客人休息,但人家却总在院中留连。不错,人们是为访酒而来,但要是这里没有这些酒外之物,那种酒何处没有?人们之所以固执地要到杏花村来,实在是要来品味一下这酒中所凝聚的民族文化,就像在八达岭的长城上远眺,在故宫大殿前的柱础旁沉思。
⑦杏花村,实在是一个特殊的去处。 乙 。
( 1 )文章围绕“访酒”展开叙述,请概括文章③-⑥段作者“访酒”过程中的主要活动。①来游的人,其意并不在山水,但也不全在酒。
②游人之意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
甲处应填:________
乙处应填:________(填写序号即可)
( 3 )本文的语言生动、细腻,请结合第③段中具体语句,加以赏析。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以“带着 ,一路前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理想、自信、感动、挫折、伤痛、遗憾、微笑、泪水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卷面整洁,600字左右。
(2)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自信,我们积极进取、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坚定了意志和信念,充满了向往与追求······在这个年龄,我们正精彩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请以“我正十五岁”(或十四岁、十六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立意自定,中心明确;③有创意的表达出真情实感;④书写规范、美观,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