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军当面之敌锐不可当 , 纷纷溃退。 B: 长江,好比一位叱咤风云的勇士,一路翻山越岭,呼啸着奔向大海。 C: 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下了敌人阵地。 D: 夜晚,街上五彩斑斓的霓虹灯看得我眼花缭乱。 |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伎俩 绵沿 绿草如茵 月明风清B: 悲怆 崩塌 修养生息 提纲挈领 C: 抉择 目眩 梦寐以求 纷至沓来 D: 宣泄 端详 循环往复 志同道和 |
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走投无路 德高望重 甘败下风 沧海桑田 B: 骇人听闻 坦荡如砥 相得益彰 穿流不息 C: 眼花缭乱 粗制烂造 正襟危坐 坚如磐石 D: 锲而不舍 惹是生非 无可置疑 广袤无垠 |
4、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执拗(niù) 锡箔(bò) 家酪(bèi) 鸡毛掸(dǎn)子 B: 女佣(yōng) 扶掖(yè) 鄙(bǐ)夷 周道如砥(dī) C: 脊(jǐ)梁 拆(cāi)散 诘(jié)责 踌躇(chá)满志 D: 逻辑(jí) 蠕(rú)动 蓦(mó)然 囊(náng)萤映雪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外学者在有关南海问题的分组会上批评美国将南海主权纠纷与“自由航行”混为一谈。 B: 有一种学霸是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专业,所以才废寝忘食、不辞劳苦地去学习。 C: 自从《中国新歌声》开播以来,她每个周五晚上都准时打开电视机独自一人众目睽睽地盯着电视机看。 D: 在书中你会偶然发现新鲜的点子,让你恍然大悟 , 从而给你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
6、 | 《水浒传》中,众英雄上梁山的原因不同。下列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林冲在高俅一步步的迫害下,家破人亡,最后不得不投奔梁山。 B: 关胜被呼延灼用诈降的办法引入宋江的大寨,落败后归顺梁山。 C: 卢俊义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被判死罪,幸得梁山好汉搭救而上梁山。 D: 公孙胜与晁盖、吴用等七人结义,劫取生辰纲,上梁山入了伙。 |
7、 | 下列对加点字词或拼音的拼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它没有婆娑( )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qiú( )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yì( )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A: pó shā,虬,逸B: pó suō,虬,溢 C: pó suō,虬,逸 D: pó shā,球,溢 |
8、 | 下面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处填入的句子,与原文衔接紧密的一项是( ) 大激店村位于古城保定偏西南二十五公里处,________。沿途三里一墩五里一铺,又是当时通讯要镇、保定府西第一驿站。________,在靠河湾北岸,形成了一个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的自然村庄。________。 ________。后人因妲己二字不吉利(败坏朝纲),而改名大激店。烽火台、狐狸窝、瓦渣地等旧遗址,也早都不存在了。 ①相传商纣王选妃,选中蓟州侯苏获之女妲己 ②发源于西部山区的百草沟河流经此地 ③在护送妲己去朝歌途中曾在此地驿宿一夜,故而得名妲己店 ④古有南通九省,北贯京都的交通大道穿境而过 A: ②①④③B: ④②①③ C: ②④①③ D: ②③④① |
9、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堤岸(tí) 匿笑 (nì ) 憔悴(chuì) 寒颤(zhàn) C: 温馨(xīn) 祷告(shòu) 分歧(qí) 瞬间(shùn) D: 咱俩(liǎ) 拆散(chāi) 攥着(zuàn) 凝视(níng) |
10、 |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 。它们在艺术创作中 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 ,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而 ,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 异曲同工 酣畅淋漓 斗转星移 偃旗息鼓 B: 殊途同归 淋漓尽致 斗转星移 销声匿迹 C: 异曲同工 淋漓尽致 沧海桑田 偃旗息鼓 D: 殊途同归 酣畅淋漓 沧海桑田 销声匿迹 |
诗歌《黄鹤楼》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
课外阅读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 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 乙如其教, (甲) 。 予叹曰:“ (乙) 。” (选自林昉《钓鱼记》) ( 1 )下列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 亡: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竟日亡所获也 B: 易:寒暑易节 故易取也 C: 至:居无何,上至 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 D: 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 ( 2 )“意”,会意字,从心从音,合起来表示发自内心的声音。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又会有所变化。请结合文意,推测以下两句中“意”的意思是否相同。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蒲松龄《狼》) ②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林昉《钓鱼记》) ( 3 )文中(甲)处,根据文意应该选填下面哪一句更合适?请说明理由。A.连取数鱼 B.仍无所获 ( 4 )文章中常常会有一些“金句”画龙点睛。请仿照以下课文中的示例,用现代汉语为文中(乙)处补填一个合适的句子。示例: A.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B.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 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
女娲补天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生活。
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是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擎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擎天的柱子被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撞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的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
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只脚,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
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
剩下来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堵住了洪水。
这时候,大地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
( 1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________。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年花开
钱海燕
①夏季,是栀子花盛开的季节。那纯洁的花瓣,幻化成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弥散在空气中的花香,凝聚成记忆中的欢声笑语。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想念,便随着这清新的栀子花香弥漫开来。
②初三那年,我对写小说特别感兴趣,经常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班里的好朋友看,他们都夸我写得好。我高兴极了,写得更起劲。有次上课的时候,一位同学偷偷看我写的小说,被老师抓个正着,于是我被请进了老师的办公室。
③“这么闲啊?”班主任徐老师拿着我写的小说,摇晃着举到我面前。
④“老师,我写小说没有占用课堂时间,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⑤“作业做完了,再做其它的练习题巩固啊!要知道,你现在上初三,正是关键的时候,怎么还有空写这些东西!”徐老师显得非常失望。
⑥“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写了,您别生气。”我小心翼翼地说。
⑦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墙上的钟“嘀嗒嘀嗒”地走着,仿佛在敲打着我的心,我紧张得快要窒息了。
⑧谁知他看完后,对我说道:“文笔很不错嘛!不过目前学业最重要,千万不能因为写小说而影响了学业。我倒是很愿意做你的第一个读者。”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这里有杂志社的征文启事,你可以试着投稿。”我听了他的话,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看到他脸上微笑的表情,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⑨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征文比赛。不过出师不利,什么名次都没有得到,我气得把稿纸全部撕掉,发誓再也不写小说了。徐老师得知后,又把我喊到了他的办公室。
⑩“喝杯茶吧。” 徐老师温柔地拍拍我的肩膀,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到我手上。“今天找你聊聊,给你讲个故事。”看着我沮丧的神情,徐老师微笑着说道。
⑪“在伊朗德黑兰的一座宫殿,人们会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建筑。宫殿的天花板和四周墙壁都闪闪发光,好似镶满璀璨的宝石。但如果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宝石其实只是普通的玻璃碎片。”听到这儿,我疑惑地看着徐老师。
⑫“建筑师原本打算把当时十分珍贵的镜子嵌进墙面。镜子运到的时候,不小心被工人打碎了,工期又非常紧张,再运镜子已经来不及了,建筑师灵机一动,把那些碎裂的镜片敲得更小,镶嵌在天花板和墙壁上,从远处看,那些镜片就像是钻石一样熠熠生辉。”
⑬“这太神奇了!”我不由得惊叹道。
⑭“是的,”徐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谁的梦没有被打碎过?挫折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又会让你快速成长。听说你把稿子撕成了碎片,希望你能把失败的碎片,变成成功的宝石。”
⑮听了徐老师的这番话,我重拾了信心,写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有越来越多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上。在那年中考中,我发挥出色,作文得了满分。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
⑯B 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选自《中学生阅读》2016年第 2期 有删改)
( 1 )根据文意,说说文题“那年花开”的含义。( 2 )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两个句子,分析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①“⋯ ⋯ 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 ⋯ ”我吞吞吐吐地说。
②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 , 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 ⋯
( 3 )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或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
B.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 4 )文中徐老师给“我”讲“建筑师的故事”有什么用意?说说你的理解。( 5 )文中的徐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内容作简要分析。东篱南山,令陶渊明陶醉;西湖美景,令白居易陶醉;昆虫世界,令法布尔陶醉;昆明的雨,令汪曾祺陶醉……无论是自然美景,还是人间风物,抑或一番动人场景,甚至一颦一笑、一枝一叶,只要用欣赏的眼光,用热情的心态,以热爱的情怀,挖掘出属于你的情思,一定会流连、陶醉。
请以“令我陶醉”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