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现代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对旧的文化进行分析批判,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推陈出新创造出好作品。B: 面对这个棘手的案子。专案组的成员真是一筹莫展 , 理不出一点头绪。 C: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D: 山廊慢转,曲径轻摇,柳色乍染,黄莺初啼,几间茅屋在白云深处若隐若现,这一切令人耳目一新。 |
2、 | 下列句子中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历经磨难,走遍大江南北,写下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纪传体通史《史记》。 B: 《傅雷家书》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陈寿根据战国史书所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 D: 虎妞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塑造的一个大胆泼辣而有些心理扭曲的女汉子。 |
3、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 C: ②④③① D: ③①④② |
4、 |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②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 ③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④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 ⑤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 A: ①⑤③②④B: ⑤④③①② C: ④①②⑤③ D: ①④③②⑤ |
5、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建筑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 , 好一派热闹的场面。B: 这个消息骇人听闻 , 你是不是胡编乱造的? C: 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D: 韩麦尔先生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但我觉得他还是我的良师益友。 |
6、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雨林区,砍伐树木,兴建牧场的做法也很普遍。 ②人们都不会想到,雨林的土壤居然又薄又脆弱,几场大雨可冲走所有的表土。 ③用不了几年时间牧场主就放弃原来的牧场,去寻找新的牧场。 ④据估计,需毁掉6平方米的巴西雨林方可换得100克汉堡包。 ⑤然而这种做法效率极低。 A: ②③①⑤④B: ②③④①⑤ C: ①⑤④②③ D: ①⑤②③④ |
7、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澎湃 澜语 芳草萋萋 鞠躬尽萃B: 筹画 仰慕 亦复如是 妇儒皆知 C: 荒谬 延绵 慷慨淋漓 一拍即合 D: 踌躇 宰割 契而不舍 杂乱无张 |
8、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B: 历史上那一位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文学作品。 C: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D: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 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
9、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滴灌、微喷、小管出流……这些节水灌溉方式已经在密云县80%的农田广泛应用,全县节水灌溉面积目前已达37.9万亩。 B: 保尔的一生形象地告诉了我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 “诗有什么作用?”台湾美学家蒋勋说,“我常常觉得诗只是在最哀伤最绝望的时刻,让你有面对生命的平静”。 D: 我还没有弄清楚,你是想让我去你那儿呢?还是你来呢? |
10、 | 指出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不亦说乎( 愉快 ) 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 )B: 诲女知之乎(通“汝”,你 ) 项为之强(脖颈) C: 是知也(知道)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叶(凋谢) D: 人不知而不愠(生气) 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
阅读下面古诗: |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③梅花为寒所勒 ④竟不忍去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3 )比较这两篇文章的语言,说说各有怎样的特点。( 4 )《晚游六桥待月记》和《与朱元思书》描写对象虽然不同,但是流露了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世俗社会两个不同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丑石
贾平凹
①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②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蘑,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③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④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⑤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⑥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
了。
⑦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⑧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⑨“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⑩“真的,是太丑了”。
⑪“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⑫“以丑为美?”
⑬“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⑭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⑮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 1 )在空格中填入适当的文字,补全人们对丑石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________——咒骂________——________——赞美
( 2 )指出划线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①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
②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 3 )作者的语言是平实的,但构思是精致的。试列举两例分析其构思精致之处。( 4 )如第⑬段划线句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鹰
周 涛
①雨水已经在地上横流,稀泥在脚下咕叽着,很有张力。这时,肯定是上帝让他在偶然间一瞥,发现了正在泥水中蠕动的一物!他原以为是一只野兔或可怜的黄鼠狼,黄乎乎的一团,蜷缩着也不逃窜。近前细看,竟万万没有料到是一只老鹰——天空的遗物!这家伙也许刚才盘旋得过分悠然自得、忘乎所以,它自以为熟悉风云变幻,却不想竟被骤降的暴雨凌空击落,成了这副倒霉样子,全身湿淋淋的,涂满泥浆,比一只老鼠还糟糕。
②它显得非常小,形体和一只半大公鸡差不多;而精神状态更渺小,淋湿的翅膀和羽毛塌陷下去,就现出了支棱着的嶙峋瘦骨。它的两只爪是用来抓捕猎物而不是用来走路的,所以它移动起来十分别扭,像个瘸子。就连那双眼睛,黄眼珠,圆圆的,外圈镶着一圈金丝,据说平时在空中相当锐利的眼睛,也毫无凶悍的光芒了,只剩下哀告无援的神色。
③他捡它的时候,它丝毫也没有挣扎,很顺从地被他用外衣兜起来,提走了,一直提回到他住的泥巴房,顺手将它放在堆炭的土房的顶上。那房顶很矮,个儿高的人伸手就能够着它。它像一截老树根那样,一动不动并涂满泥浆地被扔在那上面,任凭雨水冲洗着泥浆,它无动于衷,而且毫不引人注意。他这时的心情,就像意外地捡了个古陶瓷瓶,可惜碰缺了一角,成了弄坏的宝物,已经没有多少价值。得来容易,便也没多少珍惜和遗憾。他把那只湿不拉叽的倒霉老鹰的事,很快就丢在脑后了。而且,应该承认,他是被那家伙的可怜相给蒙骗了,他完全忘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那家伙会飞。
④后来,天放晴了。
⑤他忘了当时是被什么鬼名堂给吸引住了,大概是读一本哈萨克大诗人写的《箴言①》,那里边有些话他现在还记得:“如果不了解世界上我们见到的或没见到的全部,至少是大部分奥秘,人就不能称其为人。”还有:“畜牲是不懂,但它并不装懂。我们什么也不懂,但偏要装懂。”
⑥当他隐约觉得似乎忘记了什么而伸着懒腰走出屋门的时候,矮屋顶上的声响提醒了他。他转过头,看见那涂满泥浆的老树根活了。
⑦它正拍打着翅膀,头颈向前伸着。
⑧它已经完全晒干了,洗净了,在阳光下变得生气勃勃,每片灰赭色的羽毛都粼光闪闪,它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东西,大了几倍,翅膀凌空扇动时有一种气势,一副雄姿。这是它离开屋顶的前几秒钟,恰恰被他看见。
⑨他站在那儿没动,根本没有打算扑上去抓它,只是眼睁睁地望着它起飞。甚至心里还暗暗替它担着一份心,害怕它丧失了飞的能力。
⑩它飞走了,先是低低地滑翔,有时候离地面很贴近,像个小孩做的飞行玩具。不一会儿,它就升起来,飞进了天空,盘旋,徜徉,就在这屋顶的上空,遥远成一个黑点。
⑪他仰起脸,注视着它,看那黑点儿的移动,看那放晴了的天空中 ▲ (A.大朵大朵爆裂 B.朵朵飘浮)在阳光下的云,这时,他觉得那只鹰神奇而又陌生。
(选自《高榻》,原题为“天空”,有删改)
【注】①箴言:规劝告诫的话。
著名诗人汪国真曾在诗中写道:“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无论走向何方/都会有无数双眼睛跟随着你/从别人那里/我们认识了自己”,这些话,引发了你哪些感悟与思考?
请“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