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温州界坑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B: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C: 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D: “光盘行动”、“十面霾伏”等词语从众多网络新词中脱颖而出 , 获评2013年度十大新词语
2、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哪怕是儿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和妈妈都看在眼里,都喜出望外
B: 沿十里路来到秋浦河段,只见水波粼粼 , 岸上麦穗泛起层层麦浪。
C: 母亲节那天,张涵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及全天下的母亲节日快乐。
D: 班主任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 , 各尽所能地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成功举办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使佛山这座城市充分展示了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发展潜力。(去掉“使”)
B: 《榜样3》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用先进典型模范,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展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和力量。(去掉“和力量”)
C: 据国家邮政局最新统计,2018年双十一全球购物狂欢节期间,全行业的快递处理总量突破了15亿件左右。(去掉“左右”)
D: 港珠澳跨海大桥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又一张新名片,不仅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更体现了我国建桥水平的先进。(把“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大”和“我国建桥水平的先进”互换位置)
4、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临(lì) 粗(guăng) 悴(qiáo) 咄逼人(duō)
B: 弄(shì) 徘(huái) 食(zhuó) 人迹至(hǎn)
C: 咒(zǔ) 干(gù) 闪(shuò) 众目睽(kuí)
D: 贪(lán) 滑(jī) 伤(zhòng) 随声附(hè)
5、

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关公崇拜起源于荆州,也寄寓着荆州人民对关羽的特殊感情。关公是“义”的化身,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守土报国的 ,也看到了治军安民的 ;看到了扶危济困的 ,也看到了同生共死的

A: 仁义 侠义 情义 忠义
B: 忠义 仁义 侠义 情义
C: 情义 忠义 仁义 侠义
D: 侠义 情义 忠义 仁义
6、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提玉龙xié
塞上燕zhǐ

B: 车马xuān
相与huán

C: 润如
一帆xuán

D: 人在天
胜烟柳jué

7、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这凋零与新生,原是同一个世界,涧底冰雪融化了,与春景里枝头的花开,原是同样的美。

②路上的菩提树叶子,一片一片的辞别枝杈,漫天翻飞旋舞,在凋零中,有一种自在的美。

③因此,请存着敬重与深情地心,对待大地这种无言的呈现呀!

④几株落得早的菩提树已经增生新叶,颜色介于鹅黄与粉红之间,在阳光下,美丽如水月,透明似琉璃。

A: ④②①③
B: ②④①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④③①
8、下列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会:适逢,恰巧遇到。
B: 得鱼腹中。书:字条
C: 长跪而。谢:感谢。
D: 为信然。谓:说。
9、

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C: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D: 塑成这个雕像,花费了他10多年的功夫,真是大器晚成啊。
10、找出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昆虫默不做声是否表示它很愉快?它高声大叫是不是为了吓退敌人?
B: 这使我想起非洲的植物——落花生。
C: 别去打扰它吧!它是暑天暮色的点缀,是夏至那天镶在天幕上的漂亮首饰。
D: 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说:“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寡人以五百里之地安陵

易:

________

②以头地耳

抢:

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与“且秦灭韩亡魏”一句中“且”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B: 壮士不死即已
C: 盖余之勤艰若此
D: 存者偷生
( 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4 )根据选文内容,回答问题。

①唐雎的使命是什么?

②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植物也有语言

夏爱兰

①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也是相互之间交流情感的桥梁。动物也有属于它们自己的“语言”,比如通过叫声或者肢体去表达意图。那么,植物有“语言”吗?很多人觉得植物既不会动也不会说话,无论周边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们都无动于衷,怎么可能有自己的语言呢?

②20世纪70年代,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了植物对气候环境的反应,发现在严重干旱时期,植物会发出一些奇特的声音。通过进一步的测量和收集数据,他发现声音的源头在植物体内的输水管上,植物在缺水的情况下会发生微小的震动。另一位加拿大科学家发现,植物缺水时发出的响声大小和缺水程度是有相关性的,缺水越严重,发出的响声越大。但是,当时还无法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倘若是因为植物缺水而有意发出这种声音的话,这种具有意识性的表现实在令人惊叹。

③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科学家发现植物的语言非常奇特且魅力十足,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揭开植物发声的奥秘,英国科学家罗德和日本科学家岩尾宪三发明了一种“植物活性翻译机”,通过连接放大器和合成器,就能够清晰地听到植物的声音。利用这台翻译机,他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有些植物若长时间处于黑暗之中,一旦受到强光的照射,会发出较高音调的声音,如同人受到惊吓一般;有些植物在遭遇强风或者缺水时,发出的声音是低音调的,如同人承受到很大的痛苦一般;有些植物在经历生长环境变化后声音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比如突然有舒适的阳光照射在身上或者在缺水的状态下突然被浇灌,声音会从刺耳变得很悦耳,这便是它们表达愉悦的一种方式。

④科学家对不同种类的植物声音进行研究后发现,物种间的声音也会有所差别。为了探索植物之间的声音差异,美国科学家通过仪器对植物的声音进行测量。在植物叶片的不同位置放置两个微型电板,电板的作用是接收植物发出的信号,再通过一种特殊的仪器将这种信号转换成声音,并通过增幅机进行放大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测试系统。通过对比测试,不同种类的植物会有其独特的声音。比如,豆科植物中有的声音类似口哨,有的声音犹如哭泣;而茄科植物西红柿却能发出响亮动听的声音。

⑤植物的“语言”本质上来说是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就像人类感情中的喜怒哀乐。通过植物的这一特性,人们便可知晓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和需求,从而进行针对性照顾,有效地提升它们的生命力。

(选自《科普中国》,有删改)

( 1 )文章中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2 )文章中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删掉?为什么?

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 3 )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植物语言”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女娲补天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生活。

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是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擎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擎天的柱子被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撞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的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

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只脚,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

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

剩下来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堵住了洪水。

这时候,大地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

( 1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________。
( 2 )天是被谁弄破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 3 )女娲是怎样补天的?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 4 )选文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什么愿望?
四、写作(分值:60分)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看似平凡其实不平凡的人,如朝夕相处的亲人、传道授业的老师、情同手足的朋友……甚至清洁工、看门人和小商小贩。他们没有特殊的身份、显赫的地位、伟大的事业,他们平凡普通。看似微不足道,如一粒尘埃,但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世间的真善美,体会到一种不平凡的感情和力量。

请以“_______并不平凡”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要有真情实感。④书写工整规范。⑤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