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B: ①③②④ C: ④②①③ D: ①③④② |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锋芒必露 妇孺皆知 默契 B: 家喻户晓 气充斗牛 斑斓 C: 锲而不舍 大厅广众 诘问 D: 别无长物 微不足道 淡薄 |
3、 |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肖像(xiào) 脸颊(jiá) 诅咒(zǔ) 鲜为人知(xiān)B: 潜伏(qián) 暴露(lù) 辅导(fǔ) 通幽曲径(qū) C: 缩小(suō) 上溯(sù) 歼灭(qiān) 酣然入梦(hān) D: 臆断(yì) 荒芜(wǘ) 苍劲(jìng) 鳞次栉比(jié) |
4、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我们学过的《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均选自此书。 B: 《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墨池记》是我国古典文学“记”类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其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C: 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人,清代文学家.郭沫若曾为蒲松龄故居写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对联。 D: 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如《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故乡》中的杨二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浦夫妇等.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
5、 |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称“诗圣”,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C: 普希金,俄国诗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 D: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用韵。 |
6、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橙清 盔甲 不求甚解 B: 决别 热忱 哄堂大笑 C: 荫蔽 蜷伏 油然而生 D: 宿儒 碣石 百草风茂 |
7、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应和(hé) 亘古(héng) 要塞(sāi) 油光可鉴(jiàn) B: 仲裁(zhòng) 粗犷(guǎng) 蛮横(hèng) 鲜为人知(xiǎn) C: 媲美(pì) 深邃(suí) 咫尺(zhǐ) 果实累累(léi) D: 归省(shěng) 斥责(chì) 炮制(pào) 成吉思汗(hán) |
8、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狼藉 元宵 张皇失措 铤而走险B: 飘渺 阴霾 销声匿迹 戒骄戒燥 C: 讴歌 决别 栩栩如生 好高骛远 D: 静谧 取谛 锲而不舍 引颈受戮 |
9、 | 在下列语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________。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________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________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________。 B: 激动 涂改 遗漏 纠正 C: 感激 添改 遗漏 订正 D: 感激 添改 脱漏 订正 |
10、 |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庄子》属于道家经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B: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破阵子”是词牌名,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这首词的题目,作者辛弃疾与苏轼都是我国宋词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C: 小说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往往能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世态人情。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莫泊桑笔下的于勒、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都让我们难以忘记。 D: 《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一路走过了女儿国、大人国、飞岛国、慧国等多个国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去到西天,取得了真经。 |
古诗赏析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句中“不畏”如何理解?写出这两句诗蕴含的深刻哲理。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萧诚自务札翰①,李邕②恒自言别③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④。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萧诣邕云:“有右军⑤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⑥。” 李邕欣然愿见。萧故迟回⑦旬日,未肯出也。后因论及,李固请见,曰:“许而不出,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既至,李寻绎⑧久,云是真物,平生未见。在坐者咸以为然。数日,萧默候邕宾客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邕愕然曰:“试更取之。”及见,略开视,至床上⑨,曰:“子细⑩看之,亦未能好。” 【注】①札翰:这里指书法。②李邕:唐代书法家。③别:鉴别。④许:赞扬。⑤右军:即东晋书法家王羲之。⑥大匠:指某方面造诣很深的人。⑦迟回:指拖延。⑧寻绎:这里指反复研究。⑨床上:指座榻。⑩子细:即仔细。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朝夕把玩,令其故暗(陈旧) B: 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珍爱) C: 许而不出,得非诳乎(答应) D: 昨所呈数纸,幼时书(文章)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 必以分人 B: 子细看之 当余之从师也 C: 萧疾其掩己 其如土石何 D: 许而不出,得非诳乎 争而不得,不可为强 ( 3 )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表明萧诚是一个虚有其名、知错不认错而又迷信权威的人。 B: 李邕观摩了萧诚的字很久,也没有发现是临摹的。 C: 李邕观摩了萧诚的字很久,最后发现是临摹的,并非是王羲之的真迹。 D: 萧诚把王羲之的真迹给李邕欣赏,李邕很是赞赏。 ( 4 )翻译句子 ①既至,李寻绎久,云是真物,平生未见,在坐者咸以为然。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
曲曲弯弯长又长
姜琍敏
①这“曲曲弯弯”的,是一条曾经风光、现在却像个落寞老者,被时光弃于荒草荆臻中的青石山道。
②人们现在称它为“九华古道”。但自明清以降的数百年间,它可是一条必不可少的交通官道,巨蟒般蜿蜒起伏于群山、绿林之间,全长数百里之多。其路面全都由石板或石块铺就,宽约1到2米。每隔一段距离,还建有凉亭,供来往行人歇脚、避雨。明清时期,当地及泾县周边人到青阳县九华山一带经商拜佛、走亲访友,靠的主要是这条路。据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条古道仍是泾县乡民到县城的要道。后来嘛,随着水泥、沥青的省道、国道四通八达,古道便逃不脱人老珠黄的命运了。但恰恰是它大起大落的兴衰史,触动我心中的软处。而生活,也在此又一次显出她的丰富博大与不可测的特性。此行我原是到泾县小岭村古檀山庄来休闲的。这地方山峦叠嶂,溪水淙淙,满耳都是水之潺潺与鸟之啾啾。小岭还是国宝宣纸的发祥地。从古到今,村人几乎家家造纸。我随口问了声,这处处是山的,那么多宣纸,从前是怎么运输的呢?于是便听到了九华古道之说。
③进山探路之日,隔夜暴雨,日来雨消风歇,空气湿润清凉。处处来水的山涧便分外欢势,哗啦哗啦地追了我们一路。皖南的山包座座青幽,古道则依坡傍岭,出没于林间。毕竟已乏人问津,路上石块布满苔癣,光滑圆润。感觉它就像条长长磁带,记录着沧桑岁月和先人的故事、情怀。尤觉惹眼的是,道上道下,山间岭中,触目尽是勉力向上的林木,浓密的枝叶遮蔽头顶的天空。攀至岭上,眼前又豁然开朗。满目青山,满耳鸟唱。那茂密的青翠呵,是想将这漫长而苍老的古道掩映,不让它再被现世的喧嚣打扰吧?或曰:这里像佛界一样纯净呢。没有金钱计较,没有饮食男女的欲望,没有名大名小的在乎,有的只是对大自然固有的一切的感恩……说得是好,但未免过于浪漫。普天之下,古今中外,何曾有过一块纯粹的净土?便是这漫漫古道,便有几多坎坷、几多崎岖!我赤手空拳走着尚气喘咻咻,当年的开山筑路者,要付出多少苦力与汗血?而那些贩夫走卒或村人香客,又有几个能心纯虑净,而非“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当然,辛苦营利,并不为过。且主观是为自己,客观便为了他人。此乃人生本质,社会特性;若再遵纪守法,便为上人……
④作为宣纸故里,小岭山间,最多见的是丛丛青檀。此树是宣纸的主要原料,绿叶纷披,高大细长。小岭一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喀斯特山地也适合青檀生长。故其宣纸制作技艺,已于2006年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值得叹赏的是青檀树。它一俟成熟便会被伐枝剥皮、打碎制浆;可它却无怨无艾,三年后又是新枝满树,再次供人取用﹣﹣要我看,这盘旋蜿蜒努力延展的,岂止是一条曾经的古道,及满山遍谷忍辱负重的青檀,它更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育史;虽苔痕斑斑,起伏跌宕,却不事张扬,曲曲弯弯长又长……
(选自《扬子晚报•繁星》)
( 1 )青石山道“曾经风光”表现在哪些方面?后来嘛,随着水泥、沥青的省道、国道四通八达,古道便逃不脱人老珠黄的命运了。
( 3 )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处“曲曲弯弯长又长……”的作用。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如果认识到人在自然环境中是一员而不是一霸,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的疆域中的距离,认识到气象蔼然是别人最喜欢的一张名片,那就会选择谦卑。
②谦卑是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一个人在时代、事业与家庭中都有一个最合适的位置。聪明的人最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坐下来,像观赏电影一样展开自己的人生。而另一些人,终生都在找位置,而无暇坐下来做应做的事情。无论在什么样的际遇里,你只要谦卑,生活的位置就会向你显示出来。
③谦卑是一种睿智。许多人对牛顿晚年的一段话不解。他说,在科学面前,我只是一个在岸边拣石子的小孩。这并非伪逊,实为感叹。牛顿穷毕生之力,终于看到了宇宙的浩瀚无际,也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性。爱因斯坦正是发现了牛顿古典力学在特定情形下的谬误后,才开创了相对论。这一点,牛顿即使活着也不会惊讶,因为他从不为创立了足称不朽的定律而狂妄。所有称得上大师的人,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谦卑。如果在乞丐面前不够谦卑,证明他是一个有钱人;如果在世界的壮美面前仍不谦卑,则证明他是愚人。
④谦卑是一种美。谄媚、奴颜、趋炎附势种种恶行与谦卑无关。谦卑是虚怀若谷所显示的平静,是洞悉人心之后的安然,是进退自如的平和。谦卑不是让你向势高一头的人畏缩。它是心智的清明,在天地大美面前豁然醒悟之后的喜悦。谦卑使人焕发出美,不光彬彬有礼,也不光以笑颜悦人,它是一个人在历经沧海之后才有的一种亲切,大善盈胸之际的一份宽厚,物欲淘净之余呈现的一颗赤子之心。这种姿态显示出的超凡脱俗之美,使人心仪不已。这就是谦卑的力量。
“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这一句话向我们表述了生活的美好,阳光灿烂的日子会经常伴随在我们左右,但“阴云密布”的困难和挫折也可能会与我们不期而遇,面对挫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请以“面对挫折”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