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沈阳市第九十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般人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是叹惜自己挣钱太少就是羡慕别人赚钱太多,可苏拉底在逛完市场之后,却说:“原来我不需要的东西这么多啊!”
B: 在农村不乏“家电盲”,一旦使用电器,胆小的束手无策 , 胆大的就盲目操作造成用电事故。
C: 沪昆铁路横穿高安并设立火车站,交通将迅速发达,吸引着海内外投资商纷至沓来 , 不久的将来,高安将跻身于中等城市的行列。
D: 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 , 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
2、

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许多人眼里,哲学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脱离生活实际的哲学思考,必然会在生活面前碰壁。哲学大师黑格尔说:“哲学的特点,就在于研究一般人平时自以为很熟悉的东西。”哲学是要去反思和揭示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或源头,所以总是来得太晚,“密纳发的猫头鹰只有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才开始飞翔”。黑格尔把哲学比喻为在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旨在说明哲学是一种对历史的“反思”活动,是一种自甘寂寞的沉思的理性。

A: 脱离实际的思考会在生活面前碰壁。
B: 哲学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是因为来得比较晚。
C: 哲学的意义在于理性反思生活背后的本质。
D: 哲学的特点就是研究人们熟悉的事物。
3、

读材料,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现在使用的汉子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
B: 甲骨文的“春”,写作“”,表示经过了万物凋零的季节,阳光普照,种子苏醒破壳,扎根生长,林野遍布新绿。
C: 汉子的构成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春”和“洋”两个字是形声字。
D: 隶书确定了汉字以水平垂直线条为基本元素的方形结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每年在深圳举行,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类展会,有“中国科技第一展”之称。
B: 不是亚洲金融危机多么严重,就是世界经济增速减缓,都无法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
C: 中国继续推动5G移动通信技术的水平,为产业发展发扬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D: 今年的CBA比赛中,深圳对战新疆,非常震撼,表演了一次又一次的绝杀和反绝杀,可以说是相当非常精彩。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错的一项是( )
A: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B: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
C: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D: 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罢。
6、鲁迅作品中藤野先生是教什么的?( )
A: 医学
B: 生物
C: 经济
D: 政治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开展“爱我鄂州,传诵经典”端午诗文诵读活动,旨在以端午节为载体,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鄂州人民的文化素质。
B: 人们乱砍滥伐、毁林造田、过度放牧,造成水土严重流失,使土地荒漠化情况日趋严重。
C: 语文课堂上,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感悟能力和创新精神。
D: 夏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做好饮食卫生工作是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
8、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繁弦急管 绝处缝声 忍俊不禁 再接再励
B: 小心翼翼 头晕目眩 返老还童 德高望众
C: 眼花潦乱 花枝招展 问心无愧 任重道远
D: 心旷神怡 举世无双 多姿多彩 具体而微
9、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排比)
B: 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比喻)
C: 油蛉在这里低唱。(拟人)
D: 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比喻)
10、

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A: 为倡导节约新风,食堂贴出标语:“一饭一蔬,来之不易;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B: 赵明不小心弄坏了李强的新书,李强对他说:“你简直像只老鼠,啃书真给力!”
C: 在十字路口,交通协管员一把拉住那个要闯红灯的人:“你色盲啊?连红绿灯都不分!”
D: 黄老板的女儿在绘画比赛中获了奖,他逢人便说:“令爱真不赖,为咱长了脸!”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1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

①这首诗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________)

②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________)

③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远景;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的是近景。(________)

④颈联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落木、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的处境,抒发了怨天尤人的慨叹。“常作客”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________)

⑤本诗通篇对偶,不仅每一联的上下两句成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首联前一句“天”对“风”,“高”对“急”,读来富有节奏感。(________)

( 2 )本诗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诗名句,请从写景的角度进行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治经博士邪 (为:成,当)
B: 当涉猎 (但:然而,却)
C: 蒙始就学 (乃:于是,就)
D: 鲁肃寻阳 (过:经过)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3 )写出文中流传至今的两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

( 4 )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

( 5 )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请予以说明。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若石之死

若石居冥山之阴,有虎恒窥其藩。若石帅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举辉,筑墙掘坎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一日,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于是弛其惫,墙坏而不葺。无何,有貙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为貙也,斥之不走。貙人立而爪之毙。人曰: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死也宜。

(选自〈明〉刘基《郁离子》)

(注释)①藩,篱笆;②帅,同“率”,率领;③殷钲,敲响金属;④辉,篝火;⑤貙(音chū),一种凶猛野兽。

(乙)沛公乃令韩王成

沛公乃令韩王成留守阳翟,与良俱南,攻下宛,西入武关。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泰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中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北至蓝田,再战,秦兵竟败。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注释)①沛公,即汉高祖刘邦;韩王成,韩王名成,秦末被拥立为王;②阳翟,和之后的宛、武关、峣(关)等均为古代地名;③良,即张良,秦末汉初谋臣,助刘邦建立汉朝;④贾竖,旧时对商人的贱称;⑤郦食其,刘邦部下,史上著名的说客;⑤啖,用利益引诱人;⑦畔,通“叛”;⑧解,通“懈”。

( 1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此 独 其 将 欲 叛 耳 恐 土 卒 不 从 不 从 必 危 不 如 因 其 解 击 之

(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老虎的威胁,(甲)文中的主人公若石一开始率领他的家人对老虎日夜防范,使凶残的老虎一无所获而最终死去。
B: (甲)文中的若石能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战胜老虎,却在之后与嫗的较量中被杀身亡,这主要是因为若石以为老虎死了,世上再也没有威胁自己的动物了。
C: (乙)文叙述,在沛公想乘胜追击秦军时,张良能细致分析当前情形,及时作出战略部署,劝阻沛公的鲁葬决定,从而有利于战事的进展。
D: (乙)文中,刘邦的谋士郦食其先贿赂了峣关的杂军守将,并说服秦军士兵也一同反叛,叛军就跟沛公一起追到蓝田,最终击败了秦军。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人曰: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死也宜。

②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

( 4 )若石先胜后败,张良面对强敌取得胜利。请结合内容,分析出现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仙人掌的味道

仙人掌带刺,我总是不敢去碰它,那一身密集尖细的小刺,仿佛有着一种神秘的吸引力。

小时候有人对我说,仙人掌是很坚强的植物,它生长在大沙漠,在水分极少的情况下都可以顽强地存活。

他说:“人活着,不能是温室里的花朵,而要像仙人掌一样。”

真正了解仙人掌,是小学二年级的一个冬天。这个冬天的记忆,没有了打雪仗和堆雪人,而是疾病陪伴着我。

那天放学,是他骑着那辆黑色的老式横梁自行车带我去看病。

北方的冬天,风一吹起来,冰冷又干涩。我坐在自行车后座,尽管有他宽阔的后背帮我尽量挡着那不通人情的寒风,可我脸上还是硬生生的疼。

自行车顶着风行驶,时间久了他开始骑得有些吃力。他转过头来,略微喘气地对我说:“手冷的话,把手伸到我的棉衣里就暖和了。”至今,我还记得拽着他腰间皮带扣的温暖。

记忆中,他是个过于严肃的人,总会板着脸对我说:“要坚强,要坚强”。所以那时候,我即便是生了病也不敢撒娇耍赖。

在医院,医生确诊了我和班上其他小朋友一样,也是得了“腮腺炎”,然后给我开了一大堆药片,热水、防传染什么的话又叮嘱了一大堆,末了说:“回去买些仙人掌,把刺去掉,仙人掌捣烂给孩子敷在脸上。”

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仙人掌不只是“坚强”,它还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他很快买来了仙人掌。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仙人掌的肉,翠绿翠绿的,捣碎后的糊溢出很多晶莹碧透的汁,看上去美丽娇嫩,和它外表尖锐枯老的刺竟完全不同。

那些仙人掌肉被他捣碎后弄到一张膏药贴上,好让我因病而肿胖的腮帮敷着方便。

脸烫烫的,仙人掌带来的感觉却润滑清凉,高高肿起的腮帮果然就舒服很多。有时候仙人掌的汁会跑出来流到我嘴里,那苦苦涩涩却又清新的味道,很久以后我都还记得。

我忘记自己贴了多久,才把那些给我消了肿、却也给我带来闷痒和不便的仙人掌膏药摆脱掉,但是我清楚地记得,因为做膏药要仔细地剔掉仙人掌的刺,他的双手经常被扎得红红的。

多年以后,成长带着我离开了这个地方、这个人,回忆也在时间中慢慢被淡忘。

我又病了,而这次,身边却没有了会骑着自行车送我去看病的人。

生病的日子,只能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不小心,一行泪流到了嘴角,凉凉的,凉凉的……仿佛,让我触碰到了当年仙人掌的清凉。

我想起了他,那个虽然总板着脸要我坚强,但也会骑自行车带我看病,又细心地替我捣碎仙人掌、替我敷药的人。

小时候受委屈,便对着妈妈撒娇。在他面前,却只敢坚强。

那种感觉,就像面对长满刺的仙人掌。

多年以后,我一个人在没有他的地方默默生病,才明白,一直以来,这个长满“刺”的人给了我一个多么美好的梦乡。

多年以后,也许我们会爱上某个温柔的男生,却难以永远在这样的温柔中感受这样的幸福。

难怪有人开玩笑说:“姑娘,别痴心妄想了,这辈子最爱你的男人,已经娶了你妈!”

这个男人,或许是比仙人掌更神秘的生物,他比仙人掌那一身刺更懂得隐藏和伪装。

他,就是爸爸。这就是仙人掌的味道。被他那一身刺骗到的人,永远不懂得他的柔软和清凉。

( 1 )通读全文,请简要概述他为“我”做了哪些事情?
( 2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他转过头来,略微喘气地对我说:“手冷的话,把手伸到我的棉衣里就暖和了。”

( 3 )“但是我清楚地记得,因为做膏药要仔细地剔掉仙人掌的刺,他的双手经常被扎得红红的。”一句中,“我”为什么会清楚地记得“他的双手经常被扎得红红的”?
( 4 )文中作者写自己小学二年级的一个冬天里生病和多年以后的一次默默生病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 5 )全文多次写“仙人掌的刺”,有何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雪趣

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